中建六局的惊天逆袭,你不了解的坐落在天津的央企
中建六局的惊天逆袭,你不了解的坐落在天津的央企
在天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一家建筑企业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它就是中建六局。1953年,中建六局的前身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成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后勤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二师合并改编而成,自此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征程。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为国家建工总局第六工程局,1982年改名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1987年在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正式扎根天津。此后,2007年更名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并在2009年跟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上市 。
在天津发展的这些年,中建六局参与了众多天津本地的重要项目,像引滦入津等民生工程,助力天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与天津的城市发展紧密相连。然而,早些年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创新能力不足,业务结构过度依赖传统房建,使其在市场浪潮中逐渐陷入困境,在行业排名中不断下滑,甚至被外界质疑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继续立足。
但近五年,成为了中建六局命运的转折点,它如同一头觉醒的雄狮,开启了逆袭之路。2019 - 2020年,在市场拓展上,它紧跟国家战略,大力开拓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市场,新签合同额呈现出上升趋势。2019年,新签合同额开始止跌回升,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2020年,在各区域的发力初见成效,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中部及山东、西南等区域新签合同额大幅增长,全年新签合同额、当期利润总额大幅提升 。
2021 - 2022年,中建六局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021年,从众多项目中标情况来看,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2022年,与中建丝路(西北区域总部)的协同合作成为重要契机,其发展驶入快车道。2023年堪称中建六局的“爆发年”,全年完成新签合同额突破3000亿,与之前相比整整翻了3倍。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其在市场拓展、业务结构调整以及创新发展等多方面的努力。2024年,中建六局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年在众多区域和业务领域不断中标,中标额和签约合同额持续增长,新签合同额已经突破4000亿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在行业中的地位愈发稳固 。
旗下的天津中建地产同样表现亮眼。2024年,天津中建地产年度经营业绩指标全面超额完成,投资回款完成率位居中建集团首位,地产业务对工程局效益支撑力显著提升。2023年,其形成全新的住宅产品品牌“城”系“TOP”级,在天津打造的中建理想城,开创性地尝试打造第四代住宅5.0产品。项目运用“五个建造”标准,覆盖精益、人文、绿色、科技、智能五大维度,结合“七恒”系统,极大提升了社区生活体验感。该项目首开便实现超预期去化,逆势登顶天津环城市场网签套数、面积、金额三冠王 。
天津中建地产还持续迭代健康住区品牌,打造天津首个5.0健康社区,形成九维健康住宅体系,引领健康住区生活方式。成立高品质住区创新研究院,为“好房子”“高品质住区”“健康住区”提供实施路径及解决方案,其成果在第21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上受到高度赞誉 。
逆袭背后,是多方面的关键因素。在市场拓展上,立足天津,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国内多个重点区域开疆拓土。在海外,坚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像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项目、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伊希姆河桥等项目的优质履约,让其在国际声名远扬,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也快速增长。
业务结构方面,不再只依赖传统房建业务,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板块。在基础设施领域,打造了一系列地标性建筑,全球最多跨全预制装配式桥梁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全国跨度最大公轨两用悬索桥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等;在高端房建领域,聚焦超高层、公共场馆等,提供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天津津湾广场、西安中建悦庐项目等,前者成为天津金融城地标建筑,后者荣获“国际WELL健康建筑标准中期认证” 。
创新驱动也是关键。技术创新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新增多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大跨空间索面悬索桥精益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建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管理模式上,与中建丝路推进战略性协同联动,以“四个先行”引领“三个协同”,锻造“投资 + 总承包”双轮驱动引擎,塑强全产业链优势,协同中标额超400亿元 。
如今的中建六局,已然今非昔比。从曾经的行业吊车尾,到如今新签合同额实现数倍增长,还收获了鲁班奖、国优奖、国际安全奖、国家级安全文明工地等众多奖项。它的觉醒与逆袭,是一部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奋斗史。相信在未来,扎根天津的中建六局还将创造更多奇迹,为天津乃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天津##央企##中建##中国建筑##建筑##建筑行业##房地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