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唤熊网 > 杂谈 > >正文

​一代神车思域这是怎么了 同样是日系 竟然输给了奕泽

摘要一代神车思域这是怎么了 同样是日系 竟然输给了奕泽 思域曾经是很多爱车人士心目中的神车,可是近两年的口碑却急转直下,发生了很大变化。思域之所以口碑下滑,追根溯源还要说到发...

一代神车思域这是怎么了 同样是日系 竟然输给了奕泽

思域曾经是很多爱车人士心目中的神车,可是近两年的口碑却急转直下,发生了很大变化。思域之所以口碑下滑,追根溯源还要说到发生在苏州的一起交通事故。当时两辆车相撞,一辆是本田思域,一辆是丰田奕泽,结果奕泽车主无大碍,思域车主却不治身亡,就连思域也被撞得稀巴烂。

实际上,此次事故中除了驾驶人员存在违规驾驶之外,更有汽车自身安全问题。从汽车力学结构讲,车头的强度是弱于车尾的,车头吸能性能更强。那么,本田思域和丰田奕泽这两款的安全性到底如何呢?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对比就可以弄清楚两者差距了。

奕泽为何可以“全身而退”?

丰田奕泽其实是丰田海外版的C-HR的“孪生兄弟”,该车基于丰田全新的TNGA平台打造而来,安全性能方面表现的十分出色。从该车的车身结构来看,奕泽的车窗上方(屋檐)采用的是“热成型钢”,尽管强度级别未有标注,但根据热成型钢的特性来看,它的抗拉强度级别在1500MPA附近。而车门下方的门槛梁采用的是980MPA级别的钢,整车“后纵梁”采用的是590MPA级别的钢板,和车头的纵梁强度一致。整个后备箱的尾部结构全部采用普通软钢。

思域大一圈儿,

但却比奕泽轻400斤

整体来看,两辆车的车身结构总体比较类似,但随着进一步深入调查,我们发现两车的参数指标还是有所不同的。我们以1.5T思域(目前思域只有1.0T和1.5T动力)CVT无级变速版本,和奕泽的2.0自吸(目前奕泽只有2.0动力)CVT无级变速版本来做对比:

从车身尺寸方面来看,思域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658mm*1800mm*1416mm,轴距为2700mm,空车重量1300kg,而奕泽长宽高尺寸分别是4405mm*1795mm*1565mm,轴距2640mm,空车重量1500,根据数据比对看,思域的尺寸表现的较为出色,按理说空间舒适度还说的过去,然而思域的车身重量却比奕泽轻了200kg,这也不难解释为何在此次事故当中,思域如此不堪一击。

思域到底安不安全?

思域目前已发展到第十代,无论是在电子化方面还是在动力方面,都有着非常惊人的质的跨越,然而在车身结构方面,依然是基于G-CON架构的思路,并没有太大变化。尽管最新一代的思域是A级车,但车体结构其实已经很接近B级车的结构了。如思域一共拥有A、B、C、D4道“柱”。

另外,从车身的钢材强度分布图来看,十代思域整体表现较为一般,它的车窗上方(屋檐)和车门下方的门槛梁均采用了1500MPA级别的超高强度钢,而后排座椅底下的钢梁部分以及整车“后纵梁”均采用的是强度级别在590~780MPA,属于“特高强度钢”。此外,思域的后备箱尾部结构全部采用强度级别270MPA的“中强度钢”,而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软钢”,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思域的车身实际上是比较软弱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没有对比没有伤害。早前,思域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B柱竟然直接被撞断,想想都后怕,因为如果不是测试,而是真实的事故,这样的碰撞对于车内成员是致命的。因此在此次的碰撞试验中,思域只得到M级差评。思域的安全性,尤其是结构安全性也别消费者严重质疑至今,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IIHS的碰撞测试中拿到最高评价等级,成为美国最值得推荐的车型之一,这归功于本田为第十代思域轻量化及车身强度设计上做出的不懈努力。在IIHS的碰撞测试中,使用了热成型钢的B柱屈服强度达1500MPa,常规侧碰不会出现断裂问题,而国内的测试则轻而易举的将B柱撞断,这对驾乘者来说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国内的思域偷工减料是有多么严重!

事实上,思域自上市以来,也一直因为各种问题而遭受到消费者的不满,并不仅仅局限于安全系数,比如日系注重舒适性,但思域却没能做到这一点。为了追求运动熟悉,思域采用了偏硬的底盘调教和激进的外观设计,从而降低了整体的乘坐舒适性,另外,思域的发动机噪声很大,加之车内的隔音处理表现一般,一旦发动机启动之后,轰鸣声几乎是毫无阻隔的传达至驾驶舱内,驾驶感极差。

此外,思域的车漆薄、内饰用料一般也成了一大诟病,不少车主在使用思域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思域车漆很容易被剐蹭掉,另外内饰也很一般,大面积硬塑面板,塑料感很强,这对于想要追求舒适、精致生活的车主来说,显然有点天方夜谭了。

所以说,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买车的确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前提是一定要选择安全系数高的车型,否则只是买车一时爽而已,买完就会后悔!最后问大家一句,你们买车的时候会考虑思域这款神车吗?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