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唤熊网 > 杂谈 > >正文

​兰陵王高长恭——北齐将领绝世美男

摘要兰陵王高长恭——北齐将领绝世美男 北齐王朝兰陵王的全名叫高长恭(公元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是北齐世宗高澄的第四个儿子,骁勇善战。北齐的创始人是高欢,高欢的长子就是兰...

兰陵王高长恭——北齐将领绝世美男

北齐王朝兰陵王的全名叫高长恭(公元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是北齐世宗高澄的第四个儿子,骁勇善战。北齐的创始人是高欢,高欢的长子就是兰陵王的父亲。兰陵王是他的四儿子。兰陵王的背景已经是显赫了。一个未解的谜团就是,兰陵王兄弟六个,其他五个孩子的母亲都记载在史书上,只有兰陵王的母亲身份存疑,史书上没有记载。此外,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因生得一副俊美的面容,被列入了古代十大美男之中,除了貌美外,他是个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的将领。

兰陵王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北齐和北周在芒山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场恶战。北齐名将兰陵王率领500铁骑两次冲入敌阵,杀敌无数。兰陵王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史上关于兰陵王的传说很多,其中传说最多的就是这位英俊的王子因为太过俊美,所以每次冲锋陷阵时,都会带上一副铮狞的铁面具。

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大捷,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 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又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兄弟六个中,史书载老五安德王的母亲陈氏为“广阳王妓也”,但尚知明确姓氏,唯有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谁。由此,人们推断,兰陵王母亲的身份和地位,恐怕连官妓都不如,很可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不知姓名的宫女。这样,在讲究血统门弟的士族时代,兰陵王虽然贵为帝胄皇孙,处境却十分尴尬。他“莫名”的身份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每天忍受别人鄙视的目光,低声下气地生活,可能就是他小时候的人生境遇。

《北齐书》和《北史》的高长恭本传中,都称他是高澄第四子。然而高长恭的墓碑碑文中却称他是高澄第三子,这与《北齐书》、《北史》中高长恭受封兰陵王时记载的行第一致,马忠理据此推断高长恭实际是高澄的第三子。关于高长恭行第存在矛盾的情况,马忠理指出齐武成帝高湛的长子和次子同日而生,弘德李夫人所生高绰比胡皇后所生高纬早两个时辰,但高湛以高绰之母不是嫡妻为由,将高绰贬为次子。高澄第五子高延宗之母陈氏身为广阳王家妓都被史书记载,高长恭之母却没有记载姓氏,高长恭之母肯定比李夫人甚至广阳王妓地位还低下,而生高孝琬的却是高澄的嫡妻元氏,为东魏皇帝元善见的姐姐,高孝琬出生时,元善见亲临高澄府邸看望外甥并大加封赏。这与高绰、高纬兄弟长兄被贬为二弟的情况非常类似,正是《北齐书》中高长恭是三兄或四弟记载矛盾的根源所在,而高长恭的行第,应以碑文“第三子”为是。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但就是这样一个绝世美男居然落了个冤死的结局。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