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唤熊网 > 杂谈 > >正文

​宋美龄活至106岁,临终前却说最对不起3个男人,他们都是谁?

摘要宋美龄活至106岁,临终前却说最对不起3个男人,他们都是谁? 2003年10月23日,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曼哈顿去世,享年106岁。宋美龄的功过是非外界颇有争议,但是《纽约时报》将她评价...

宋美龄活至106岁,临终前却说最对不起3个男人,他们都是谁?

2003年10月23日,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曼哈顿去世,享年106岁。宋美龄的功过是非外界颇有争议,但是《纽约时报》将她评价为20世纪耀眼而骄横的女性政治家。

1975年蒋介石去世之后,宋美龄就一直生活在纽约,并在这里度过了余生,最先发现宋美龄去世的是一位跟随她长达30年之久的侍卫。

这位前国民政府“第一夫人”临终之际透露,自己一生最对不起三位男人,其中却并没有蒋介石。这三人究竟是谁,让宋美龄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念念不忘?

留学期间认识白人混血青年,因父母反对初恋戛然而止

宋美龄在嫁给蒋介石之前差点与一位荷兰法国混血的白人青年结婚。此人是一名建筑师,名字叫梵·艾维格(Van·Eivigh)。

1907年,只有9岁的宋美龄跟随二姐宋庆龄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她先是去了在新泽西州的波特温学校就读,又去了美国大名鼎鼎的威斯利亚女子学院。

1913年夏天,宋庆龄毕业回国,宋美龄就转去了韦尔斯利继续读书。韦尔斯利在马塞诸萨州,宋子文当时就在哥伦比亚念书,他替代宋庆龄成为了小妹的监护人。

1917年6月,完成学业的宋美龄登上了回中国的渡轮,回国的行程中认识了艾维格。

两个人在船上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多天,但19岁的宋美龄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身为建筑师的艾维格不仅长相帅气,也受过良好的教育。

很快两人就对彼此都有了好感,两人临近分别之际,艾维格提出希望宋美龄嫁给他。

因为常年在美国留学,花季少女对于这种直白而热烈的感情表达方式并不抗拒,甚至有些心动。

见到父母之后,宋美龄将这段恋情告诉了父母。宋嘉树夫妻对小女儿的恋情十分反对,尤其是母亲倪桂珍。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女子,她的思想非常传统又信奉基督教,一方面不想让女儿过早的结婚,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她嫁给外国人。

夫妻二人强硬的态度让宋美龄非常苦恼。2个月后,他在给好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既然不能和我真正在乎的人结婚,我也不会和其他任何人结婚,除非为了名声和金钱。

后世评价宋氏三姐妹:大姐爱权、二姐爱国、小妹爱钱……这似乎也印证了宋美龄除非为了名声和钱结婚的表态。

1918年春天,艾维格来到上海希望与宋美龄见面,却被女方拒绝了,为此宋美龄也和父母闹了好一阵别扭。

宋霭龄和宋庆龄为了帮助小妹走出低落的情绪,开始物色合适的相亲对象。还处在叛逆期的宋美龄对于安排相亲非常的抗拒,她觉得自己的一生都都控制在家人手里。

此后宋美龄又先后与几位男子谈恋爱,这其中还有一位曾经留学美国的男子。

对方已经有家室,宋美龄对这段恋情也是感到十分痛苦。直到认识蒋介石之前,宋美龄的绯闻在上海滩满天飞。

这些人中留给她印象最深,也最让他觉得对不起的就是艾维格。

1922年12月,蒋介石去上海香山路孙中山家里参加基督教晚会,第一次见到宋美龄就被对方所吸引。

过了几天蒋介石就向孙透露,希望对方可以从中牵线搭桥将宋美龄介绍给自己。直到1927年,重新走上事业巅峰的蒋介石拜访宋家,这才抱得美人归。

12月1日,蒋宋二人在上海结婚,老蒋称自己遇到了“平生未有之爱情”,这桩婚姻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史。宋美龄临终前觉得自己最对不起的第二个男人就是哥哥宋子文。

亲哥哥死后未能参加其葬礼,宋美龄愧疚一生

宋美龄的亲哥哥宋子文同样也是毁誉参半,但不能否认他确实是个非常牛的人物。首先他牛在学历1912年,宋子文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

后来又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1917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

虽然宋子文不是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学生,但他是中国第一代哈佛留学生,其英文的流利程度不输母语。

看看他回国后的履历更是耀眼,他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央行行长、财政部长、中国银行董事、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广东省政府主席等,几乎都是要职。

许多人认为宋子文之所以能够平步青云是沾了两位妹夫的光。毕竟孙中山、蒋介石随便拎出来一位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

实际上宋子文的从政生涯四起四落,蒋介石对于此人并不喜欢,将他和孔祥熙都是做应该开除国民党党籍的人。

西安事变发生之前,宋子文已经与蒋介石有龃龉,他被后者冷落许久。张学良、杨虎城兵谏的消息传到南京,宋美龄一时慌了神,国民政府高层陷入混乱。

关键时刻宋子文站出来稳住大局,并亲自到西安斡旋此事。1949年,国内大局已定,宋子文却并没有跟随蒋介石夫妻去往台湾。

5月16日,他从香港转机飞赴法国,一个月后又前往美国定居,孔祥熙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1952年,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大义灭亲”,借着国民党党员登记的机会将孔宋二人党籍剥夺。这一举动既是安抚国民党众人的情绪,也给蒋经国接班铺路。

宋美龄也意识到丈夫对于哥哥各种防范,特别是吴国桢、孙立人事件爆发之后更是让宋子文裹足不前,他避免再踏足台湾一步。

1958年,宋子文曾抵达香港。面对记者采访,他公开表示已经对政治完全不感兴趣,此次到港是为了处理私事。

此时的宋子文已经将近70岁,面容清瘦头发半白,再也没有昔日的风采,至于宋美龄此时有没有对哥哥抱有愧疚,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能参加哥哥的葬礼是他一生的遗憾,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在美国旧金山突然去世。几天后他的遗体被运往旧金山,定于当年的5月1日举行葬礼。

当时中美没建交,北京已经放出消息,宋庆龄副主席将赴美参加宋子文葬礼,中方计划包机经由伦敦飞往美国。

宋氏三姐妹中的老大宋霭玲也表示要来参加弟弟的葬礼。宋美龄也从台湾出发,按计划这趟航班先飞往夏威夷,第二天转机到纽约。

这也是宋氏三姐妹隔海相望几十年中最接近团圆的一次,没想到宋美龄前脚刚到夏威夷,后脚就收到了蒋介石的急电,让她不要飞往纽约。

原来蒋介石看到宋庆龄也即将赴美参加葬礼的消息,赶紧告诉自己的妻子。宋子文的遗孀张乐怡也接到大姐的电话,宋蔼玲临时不参加葬礼。

遗憾的是4月30日,因包机失败宋庆龄没办法参加兄长的葬礼。美方将此消息通知了宋霭玲和宋美玲,希望二人可以送宋子文最后一程。

宋美龄担心这是大陆释放的烟雾弹,担心自己掉入“统战陷阱”,还是坚决地登上了飞往台北的飞机。

2003年,106岁的宋美龄在纽约宋子文墓地前矗立良久,这一刻她对兄长是抱有愧疚的。

与蓝颜知己张学良牵绊一生,少帅曾说我会猛追她

宋美龄和张学良之间的纠葛鲜为人知。上面提到1922年,蒋介石就遇到了宋美龄,并对其一见钟情。

女方对蒋介石却并不热络,只不过将他当成备胎。两个人就这样拖拖拉拉,若即若离长达三年时间。

1925年,宋美龄在上海遇到了风度翩翩的少帅。两人第一次相见是在6月14日晚上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一场鸡尾酒会上,这天黄浦江畔大雨漂泊,但是领事馆内灯火辉煌。

针对“五卅惨案”,少帅斩钉截铁的说道:我率领的军队一定要在大上海开军人维护地方安全之先例,有人胆敢违反军纪军法从事。宋美龄听到这番讲话之后对张学良也十分的佩服。

晚宴上,她也引起了张的注意。而此时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主动告诉张学良:这位是孙夫人的妹妹,中山先生的妻妹。见过无数美女的少帅形容宋家小妹“惊为天人”。

宴会上,两人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流。东北世子年轻的时候说是万人迷也并不为过,张学良拥有良好的家世,也有留学背景,关键是他的年纪与宋美龄相当。

相似的求学经历,旗鼓相当的家庭条件,双方又都通晓英文,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这次张学良只在上海待了两周时间就回到了东北,二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成为了东北军领袖,一个嫁给了蒋介石。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将张、杨二人囚禁。宋美龄曾多次游说丈夫,希望他可以释放张学良。然而蒋介石临终前都叮嘱妻子和蒋经国,不要释放张学良,不要放虎归山。

90年代,张学良才重获自由,他直接去了美国。恢复自由之后,这位曾经的东北少帅曾经说出过这样的感叹:宋美龄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

他还当着赵四小姐的面说道:如果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张学良并不是单相思,1945年,宋美龄在重庆用化名写了一本爱情小说《往事如烟》。

两个人因为立场不同,也只能滑向不同的人生轨道。2001年10月,张学良在夏威夷去世,宋美龄得知该消息十分悲痛。她行动不便,只能请辜振甫夫妻代替自己前去参加葬礼。

张学良和宋美龄互为知己,两个人也算是朋友以上恋人以下。他们一起经历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低谷的时候,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许多大事,也亲身参与其中。

张学良的葬礼上,宋美龄托人送去的挽联上面写着:汉卿将军千古!这是她对少帅最高的评价。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

《宋美龄在美国》 团结出版社

《宋氏三姐妹》 人民日报出版社

宋氏兄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江汉大学学报 1986年第4期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