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唤熊网 > 杂谈 > >正文

​鞍钢“五百罗汉”的故事 | 赵铁英:军民鱼水见真情 团结一致

摘要鞍钢“五百罗汉”的故事 | 赵铁英:军民鱼水见真情 团结一致 赵铁英历史档案 1939年,担任河北深县工会宣传部长,声援“拥朱拒庞”议案。1942年,担任河北深北县武装交通队队长,...

鞍钢“五百罗汉”的故事 | 赵铁英:军民鱼水见真情 团结一致

赵铁英历史档案

1939年,担任河北深县工会宣传部长,声援“拥朱拒庞”议案。1942年,担任河北深北县武装交通队队长,协同回民支队阻击日军。1949年,随第二野战军南下,任安徽歙县县委书记,后任休宁县委书记、徽州地委委员、徽州地委宣传部长等职。1954年起,历任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教部副部长、中共鞍山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等职。

1939年初春傍晚,河北深县(1940-1945年分为深南、深北两县)一个低矮隐蔽的民房内,两名同志在长桌前奋笔疾书写着标语,几名女同志迅速将写完的标语卷好,分发给院中几十名早已等候多时的工人同志。工人同志小心地将标语藏在怀中,两人一组,按照事先安排各自行动。

“快,加快速度,越多越好!”中共深县工会宣传部长赵铁英一边催促着大家一边帮忙卷标语,“今晚我们一定要在深县闹出点动静,一定要声援朱德同志,揭露蒋介石的阴谋!”

1949年,赵铁英在安徽。

深夜,几十名工人在赵铁英的安排下分散到县城各大街小巷,迅速把标语贴在醒目位置。国民党巡逻队见有人粘贴“反动”标语,急忙将其撕下。待巡逻队一走,又一批工人跟上,将标语重新粘上。巡逻队防不胜防,撕掉的标语没一会又重新粘到了原处。

这一夜巡逻队被贴标语的工人遛得团团转。第二天,县城满大街可见醒目的标语,上面赫然写着“拥朱拒庞”。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在全国人民强烈的抗日呼声中被迫承认我党合法地位,至此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随着抗日战争不断深入,共产党影响力日益扩大,蒋介石对此颇为忌惮,不断制造摩擦破坏共产党的声誉,破坏抗日统一战线。

1938年,冀中敌后根据地已普遍建立起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蒋介石为限制共产党影响的不断扩大,派他的心腹庞炳勋出任河北省省长,旨在限制共产党活动,扩大国民党影响。为了反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的行径,时任河北抗日学院院长(位于深县)兼冀西游击队司令员的杨秀峰在冀南参议会上提出著名的“拥朱拒庞”议案,呼吁任命第二战区副司令朱德为河北省政府主席。

1949年4月,南下途中的赵铁英。

1939年,在各方努力下,“拥朱拒庞”议案正式形成后,中共深县县委积极响应,指示各级部门全力声援。中共深县工会宣传部长赵铁英率先组织起工人展开宣传攻势。在他积极细致的组织安排下,深县一夜之间被标语覆盖,“拥朱拒庞”的口号深入人心。随后,深县各界人士都加入到声援大军之中,与河北各地一同掀起了巨大的舆论声势。在河北各界巨大政治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弃与共产党在河北争地盘、搞摩擦的政治阴谋。中共深县工会宣传部长赵铁英因在此次声援中表现突出,受到了杨秀峰的表扬。

多年之后,赵铁英回忆起当年声援“拥朱拒庞”的行动,仍自豪不已道:“那时候,国民党污蔑我们搞宣传工作的同志是 ‘贴反动标语的敌匪’,可我们硬是用标语‘贴’出个社会主义,硬是用标语‘贴’出个新中国!”

1918年大年除夕之夜,河北定县(现为定州市)翟城村几户地主人家彩灯高挂、爆竹震天。同村一个黢黑破旧的土坯房外,李老汉坐立不安,不时向房内张望。伴随一声清脆的啼哭,一个男婴呱呱落地,家中爷爷为他取名李造锁。辞旧迎新之夜喜得男丁,是双喜临门,可穷困潦倒的李家只能煮上一锅稀粥来“庆祝”。

李造锁出生后不久,爷爷李老汉就在贫困中去世。其母亲也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因怕连累家中,几度想自杀了事。一时间,全家七口人只能靠老实本分的父亲打短工卖苦力挣钱度日。由于家中贫困不堪,李造锁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帮父亲拾柴种庄稼,后又为地主家当长工。从小生活在饥寒之中,受尽折磨,这使李造锁心中萌生反抗的念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各地抗日情绪高涨,在抗日浪潮中李造锁积极参加了本村工会,并任副主任。同年10月加入共产党,后因工作需要改名为赵铁英。随后被派往深县工会任宣传部长,后担任一、四区抗联会工人部长。1944年,他与县妇救会委员刘俊义相识并结为夫妻。

1949年4月,赵铁英随刘邓大军南下时与战友合影。左三为赵铁英。

冀中地区沃野千里,铁路线纵横交错。当时冀中军区八路军司令员为吕正操,在1938年最盛时军区坐拥深、武(强)、饶(阳)、安(平)等44个县(其中22个县完全控制),部队6.3万人,日军称其为八路军兵站。

然而到了1942年,河北抗日形势急转直下。由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存在牵制了华北地区大量日军,并威胁到日寇所占平、津、保、石地区军事运输的命脉。为此,1942年5月1日,日军为摧毁我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纠集日伪军五万余人,由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展开“五一大扫荡”,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杀光、烧光、抢光)政策。日军通过“拉网式”、“梳篦式”战术,修建公路和炮楼1700多个据点,挖掘4000多公里封锁沟,把冀中根据地分割成2600余块,使冀中八路军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失去游击作战的空间。深北县是日军此次扫荡的重点,又是敌人“治安强化”的重点,在连续“扫荡”和“清剿”中,遭到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一次敌人到深北县辰时村扫荡,日军小队长竟用刺刀连续杀害无辜群众38人。

面对日寇极端残忍的暴行,冀中军民不屈不挠,顽强抵抗,用实际行动有力地回击日本侵略者,其间也涌现出无数英勇事迹。

在“大扫荡”期间,深北东牛村堡垒户石哲芸在一次敌人“清剿”行动中,镇定自若地认县长李芸华为自己的丈夫,使李芸华安全脱险;八区张家庄李敬老人,在“五一扫荡”极其残酷的环境中,掩护吕正操妻子刘莎长达两个月之久。这就是军民鱼水关系在当年艰苦环境下的牢不可破的证明。

1949年夏,赵铁英在安徽省歙县工作时与女儿、警卫员合影。抱孩子者为赵铁英。

一次,时任深北县一、四区抗联会工人部长的赵铁英在敌人“扫荡”中匆忙翻墙进了堡垒户李大娘家。李大娘认识赵铁英,见他翻墙而入便知鬼子又来扫荡了。李大娘二话没说,赶忙将赵铁英藏入自己灶坑下的地道中。赵铁英跳进灶坑,合上挡板,而后顺着地道一直走到了村口,躲过了敌人的“清剿”。送走赵铁英后,李大娘开始不紧不慢地生火做饭。不多时,鬼子包围了李大娘家,破门而入,反复搜查无果后将李大娘抓走审问。所幸几天后李大娘被放回家中。

多年之后,赵铁英仍念念不忘当年李大娘的救命之恩,并时常对儿女谈及此事,教育子女要时刻不能忘与人民之间的鱼水情。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听说关内饿死了人,赵铁英担心李大娘被饿死,几经辗转把李大娘接到鞍山与家人同吃同住,侍其如己母,并让孩子称她为“奶奶”。那段时期,赵铁英家与其他家庭一样,也十分困难。他每月特供的细粮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李大娘。孩子们因长期营养不足,小腿浮肿,连上楼都很吃力,可孩子们还是让奶奶先吃饱后自己才吃。李大娘常常将赵铁英夫妇留给她的点心水果偷偷给孩子们,孩子们不吃,她就生气。如今,“孩子们”都已年过花甲,可每每想起李奶奶,记忆犹新。

度过了饥荒后,李大娘回到家乡。1969年,李大娘病危,赵铁英心急如焚,可时值“文革”期间,他身受限制,无法前去河北,遂嘱托子女前去探望。此后,赵铁英常因为没能见到李大娘最后一眼而倍感遗憾。

1950年12月24日,赵铁英在休宁县与战友合影。前排左一为赵铁英。

“五一大扫荡”后,日军实行分隔“清剿”,此举对我根据地的活动产生极大影响。深北县委根据当时斗争形势,决定对各区工作进行重新分工,并成立了武装交通队,由赵铁英担任队长,开展反扫荡斗争。

一日清晨,日军百余人协同一部分伪军,在两辆坦克的掩护下,由沧石路(深南、深北两县分界线)北犯,经穆家庄,窜入大王辛庄,对深北县三区几个村庄进行扫荡。回民支队队员侦查到消息后立刻汇报给马本斋。马本斋是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冀中平原,令日本人闻风丧胆。毛泽东同志称其部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闻讯后立刻组织起附近各村的回民支队队员,从北面迂回包抄敌人,并在大王辛庄与敌人展开战斗。此时,三区的高家庄、崔家庄等村的游击队也迅速集合在崔家庄南,待命参战。三区武装委员会又找来赵铁英的武装交通队,一同赶奔大王辛庄东街口。后大王辛庄西面各个村庄的游击队也集合起来,顺着道沟赶来助战。临近中午,敌军已被我方从东、西、北三面包围。敌人曾试图用坦克向回民支队阵地冲击,以达到突围目的,前后三次冲击均被击退。敌人从其他两个方向的冲击也被武装交通队和各村游击队奋力击退。最后,敌人由于伤亡惨重,只能狼狈退回县城。

战后,深北军民欢天喜地,村中百姓纷纷送来馒头鸡蛋慰劳回民支队、武装交通队和各村游击队。此战是深北县在反扫荡斗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战斗中,赵铁英率领武装交通队出色地完成了配合作战的任务。

1953年2月6日,休宁县部分领导同志欢送赵铁英赴东北工作。二排中为赵铁英。

1949年4月,奉上级指派,赵铁英等一批党员干部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南下。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断然拒绝签署《国内和平协定》。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当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先后发起“渡江战役”,并迅速突破国民党江防,到达安徽。渡江后,赵铁英留任安徽歙县县委书记,后历任休宁县委书记、徽州地委委员、徽州地委宣传部长等职。1954年初,为支援鞍钢建设,赵铁英被调往鞍山工作,历任地质公司党委第一副书记,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文教部副部长,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等职。1983年,赵铁英离休。

离休后的赵铁英热衷于书画创作。1993年应邀为《中国当代老年书画艺术家大辞典》撰写小传。同年11月,赵铁英猝然离世。

王帅 撰文 智春山 杨伟平 史料提供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