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红色特工吴石被捕,保密局人员搜查后感叹:这清官真不值得
1950年红色特工吴石被捕,保密局人员搜查后感叹:这清官真不值得
1975年12月20日,周总理在弥留之际,约见总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对台工作小组负责人罗青长,询问台湾的近况以及在台湾老友的情况。听完罗青长的汇报,周总理郑重地嘱咐道:
“我们不要忘记对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不要忘记帮助过我们的台湾那边的朋友,尤其是张学良将军和已经牺牲的吴石将军。”
吴石将军是什么人?为何周总理在弥留之际,都对他念念不忘?
红色特工在台被捕
1950年3月的一个晚上,国民党大批宪兵和保密局的特工,将“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的家团团包围,值班的副官陈宝仓觉察到这一情况后,立刻上楼向自己的老长官吴石报告。
“老长官!”陈宝仓刚刚喊出三个字,后面的话还没来得及说,眼泪已经夺眶而出。吴石似乎早已经预料到这一天,坦然地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安眠药吞进了嘴里,随后将桌上的手枪拿起,痛心地对陈宝仓说道:
“宝仓,大丈夫生而何欢,死又何惧?有生之年能为中国人民做点事,我死而无憾!我死后,你也许会免受牵连……”
吴石说着就把枪对准了自己,眼看着就要扣动扳机,陈宝仓发疯似地扑了上去,死死握住吴石的手,嘴里喊着:“老长官!您不能自杀啊!”
图丨早年任少将的吴石
只听“砰”的一声,房门被撞开了,保密局特勤室主任毛惕园,带着30多个人闯了进来。吴石见自尽无望,慢慢将手中的枪放下,脸上露出了一丝轻蔑的微笑。毛惕园也笑了,得意地对吴石说道:
“没想到吧,吴参谋次长?”
毛惕园带来的手下将吴石家里翻了个底朝天,除了在地下室找到一台美式发报机,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看着脚下的电台,毛惕园问吴石,他到底在为谁工作。
吴石依旧一副坦然的表情,回答说这是自己的秘密,对他无可奉告。当天晚上,吴石和陈宝仓就被押到了保密局。
第二天,“吴石将军案”在台湾炸开了锅,堂堂“国防部”参谋次长,一夜之间成了“匪谍”。这一消息无异于给国民党内部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各界人士都为之震惊。
在吴石被捕之后,保密局继续派人对吴石的府邸进行监视,同时再次进行了仔细地搜查。令搜查人员不解的是,堂堂一名中将,家里除了字帖、古籍,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整个屋子不过只有十两黄金。搜查人员不禁嘀咕:
“这清官真不值得。”
图丨吴石故居
在保密局监视了一周之后,发现除了国民党内的一些将领,并没有可疑人员进入吴石家中。
几天之后,吴石等人被押往明德监狱,这里关押的都是台湾被判处或待判的中高级军官。自从吴石被转到这里后,明德监狱开始“热闹”起来,国民党内的高级官员、政客大员纷纷到此探望,并劝说吴石“自认咎责,求蒋总统特赦。”
在狱中,吴石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国民党的腐败,表示坚决不向国民党低头。劝降数日,国民党一无所获,毛人凤也不得不承认,吴石的意志比钢铁还坚硬。
吴石自知难逃一死,遂在狱中留下遗书,将自己的生平和入狱后的情况悉数记录下来,同时还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了几句简短的嘱咐:
“学女,乖乖,要小心好好地看着,一切家中事请教胡伯伯,並请其照顾帮忙,门户好好的看,东西要收拾清楚,爹字。”
图丨吴石留给孩子的书简
当毛人凤将审讯记录呈给蒋介石时,蒋介石冷汗涔涔,他想不通自己手下这名参谋奇才,居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为中共工作。气急败坏的蒋介石下令让“军事法庭”询问。
面对“宪兵”和“法官”,吴石始终坚称自己是中国人,旁听的人员无一不为之感动。当“法官”问起吴石的生平经历时,吴石犹如发表自己辉煌战绩报告一般,一一列举了自己在战争时期的战功,陪审团仿佛在听一段壮烈的战争故事。
6月10日,“军事特别法庭”秘密开庭,整个宣判时间仅仅用了10分钟,审判长匆匆问过包括吴石在内的四名“要犯”一些基本情况,就宣示死刑判决,并称死刑已经最高当局核准,立即执行。
法庭上,吴石丝毫没有畏惧死亡,反而从容地吟了一首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
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下午4时30分,吴石、陈宝仓、聂曦、朱枫以“叛乱罪”惨遭杀害,壮烈牺牲。
图丨朱枫就义前留影
考虑到秘密工作的特殊性,周总理得知这一噩耗后,要求对此事严格保密,只将这一消息面告吴石在大陆的儿子吴韶成。直到1985年,美籍华人作家江南所写的《蒋经国传》问世,才将“吴石将军被害案”公诸于世。
自此,世人对吴石这个红色特工有了更加全面得了解。
深入敌营的将军级特工
吴石17岁投身辛亥革命,在福州参加了福建北伐学生军,后来进入军官学校学习四年,与白崇禧是同期同学。1927年,方声涛回到福建主持政务,吴石应召回福建军事所,担任参谋处处长。
工作了两年之后,吴石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讶的决定,放弃现在的官职,到日本学习军事,成为一名深入了解日本军队的真正的军事家。
这一决定得到了方声涛的支持,由福建省政府出资,保送吴石东渡留学。
吴石先后在日本炮兵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学习,期间他埋头苦读,学业突出,被同学们誉为“十二能人”,并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
至此,吴石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双料第一”的名声,名扬中日军界。
图丨吴石旧照
1934年吴石回国,进入国民党参谋本部任职,并兼任陆军大学教官。他出版了十余本个人著作,涉及国防研究、警察学、航空理论等方面,展示出军事理论家的深厚功底。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吴石作为军界公认的“日本通”,开始担任参谋本部第二组副组长,兼任第一处处长,负责对日作战的情报工作。凭借着多年累积的资料和研究心得,吴石编撰了多部关于日本军队的资料,弥补了国民党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初步形成,吴石在他人的介绍下,开始和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成员多有接触,对共产党有了一些了解。
他不但亲自到武汉听过周恩来的演讲,还认真研读过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对共产党提出的“枪口对外,团结抗日”的主张是明确赞同的。
尽管蒋介石十分器重吴石,每周都要召见他,了解日军动态,并委派他多次参与制定重要战役的作战计划。但蒋介石偏爱嫡系,重用无能败将的举动,令吴石深感不平。
吴石参加革命较早,还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却始终无缘军队实权,这成为吴石心中难解的心结。
图丨时任第四战区参谋长的吴石将军(中)接受慰军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政府为吴石授予了“忠勤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战中所做的突出贡献。
后来吴石在地下党员吴仲禧的介绍下,秘密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中共潜伏人员中,将军级别的红色特工。他利用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地位,特别是和许多手握实权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师生之谊,为我党传递了许多极为重要的军事情报。
1949年春,吴石访问日本时,对自己的老友袒露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当时老友问他,对国民政府的将来看法如何?吴石斩钉截铁地回复了四个字:“毫无希望。”
老友又追问,他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吴石回答说:“他们太不认识人民了。”
南京解放前夕,蒋介石决定将500箱重要的军事资料运往台湾,当时吴石已经知道自己将要到福州上任,担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于是他借口“福州进则返京容易,退则转台便捷”,建议将这批资料暂移福州。
在吴石上任之后,不但加速了福建的顺利解放, 而且还将这500箱绝密资料,完好无损地交给了解放军。
图丨福州市区彻底解放
8月14日,蒋介石给身在福州的吴石发去急电,命令他即日携家眷赶赴台湾。吴石立刻与吴仲禧见了一面,告诉他自己将要到台湾担任国民党国防部次长。吴仲禧曾建议他留下转赴解放区,但吴石坚决表示:
“我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
在赴台湾前,中共华东局给吴石的代号是“密使一号”。
不出吴石所料,他在到达台湾之后,很快升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并被授予中将军衔。由于蒋介石对台湾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镇压,吴石不得不与地下党组织切断联系。
为了尽快取回吴石掌握的军事情报,中共华东局决定派女地下党员朱枫,亲自前往台湾与吴石联系。
图丨蔡孝乾旧照
11月27日,朱枫从香港抵达台湾,与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蔡孝乾取得联系。一周之后,吴石在寓所与朱枫秘密会见,并交给她一批微缩胶卷,里面包含了大量国民党在台湾附近的军事部署资料。
这批重要情报很快经香港传回了中共华东局情报处,其中有几份资料还特别呈送给毛主席。当毛主席听说这些情报是一位女特派员赶赴台湾,从“密使一号”那里取回时,当即夸奖说:
“这位女特派员和那位“密使一号”都好能干哟,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
在吴石被捕前,前后六次与朱枫秘密会晤,传回了大量的重要军事情报。就在朱枫完成任务,准备返回大陆之际,与朱枫联系的蔡孝乾被捕,供出了朱枫。
台湾当局立刻封锁了所有离开台湾岛的航线,吴石冒险为朱枫签发了《特别通行证》,并派副官聂曦护送她飞往舟山。
图丨吴石的副官聂曦在上刑场前
不久,蔡孝乾又供出了吴石。当时吴石不但贵为参谋次长,而且陈诚是他的同学,周至柔是他的好友,保密局对他颇多忌惮。经毛人凤报告蒋介石后,蒋介石亲自下令逮捕吴石。
后人谨记父亲教诲
吴石就义的消息见报之后,他的夫人王碧奎仍身陷狱中,迫于当时的环境,很多吴石的人脉不敢公开出面。最早为吴石收尸的,是他的部下吴荫先,当时吴石在台湾的儿女被赶出了住所,吴荫先就将两个孩子接到家中照料。
后来他不顾危险,带着吴石的两个孩子找到军法局,要求申领吴石的遗骨。得到首肯之后,吴荫先顺利拿到了骨灰。由于居无定所,吴荫先决定先将骨灰安放在台北郊外的寺庙中,这一放,就放了30年。
在吴石牺牲两个月之后,夫人王碧奎被释放出狱。此后的每年清明节,她都早早带着在台湾的子女,赶到寺庙为王府上香。
图丨吴石夫妇与儿子吴健成合影
而吴石留在大陆的两个子女吴韶成和吴兰成,在组织的关心下,先后大学毕业,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父亲所希望的光明大道。
1972年,在周总理、叶剑英等中央领导的关怀下,吴石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并发给吴韶成兄妹抚恤金650元。吴韶成兄妹以党费的名义全部上交。
1980年,吴石在台湾的儿子吴健成赴美留学,王碧奎随儿子赴美定居,吴韶成兄妹随后赴美探亲,在台湾的女儿听说之后,也从台湾赶到了美国。
历经几十年的骨肉分离,吴石的四个子女终于在美国和母亲相聚。一家人还没来得及开口,先抱头痛哭。81岁的王碧奎亲自下厨,为孩子们做了一桌子的福建菜,一家人吃着,说着这几十年的往事。
图丨吴石临刑前给家人留写遗书
从母亲的口中,吴韶成也得知了一些当年父母被捕之后的情况。有一次父母偶然在放风时相遇,但他们不能说话,只能用眼神示意。后来吴石还是想办法接近妻子,悄悄告诉她:“今天给我加餐了。”
这是吴石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直到去世,王碧奎一直都记得。那个时候监狱的伙食非常差,也许吴石是想让妻子安心些。
1991年12月,罗青长在北京燕山饭店接见了吴韶成兄妹,他告诉兄妹二人:
“我们对你们父亲的事一直念念不忘,我当时是当事人之一……总理弥留之际,还不忘这些旧友,专门找我作过交代,你们的父亲为了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做过很大贡献,这有利于加速军事进程,避免重大伤亡,最终他献出生命,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直到1992年,吴石的骨灰盒才被小女儿带回了祖国,安放在儿子吴韶成家供奉。从吴荫先冒死领尸,到送归大陆,整整经历了40年时间。吴石的骨灰供放在儿子家中,父子俩以这种方式,整整生活了三年。
图丨罗青长接见吴石子女
1994年,吴健成从美国捧回了母亲的骨灰,在国家有关方面的帮助下,在北京香山公墓修建了“吴石将军、王碧奎女士墓”。同年4月,国家安全部在内部举行了小型而隆重的悼念仪式。
每年清明节,一批又一批国安战士,都会到吴石将军墓前祭扫。将军泉下有知,亦可笑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