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唤熊网 > 杂谈 > >正文

​全球现役鱼雷详解

摘要全球现役鱼雷详解 您的关注是创作最大的动力 关注/点赞/转发/评论 好人一生平安 整理/平林风月 一、鱼雷技术分类与战场定位 现代鱼雷按动力、制导与任务分为四类: 重型鱼雷 (直...

全球现役鱼雷详解

您的关注是创作最大的动力

关注/点赞/转发/评论

好人一生平安

整理/平林风月

一、鱼雷技术分类与战场定位

现代鱼雷按动力、制导与任务分为四类:

重型鱼雷(直径533mm):反舰/反潜主力,如美国Mk48、俄罗斯UGST;轻型鱼雷(直径324mm):直升机/舰载反潜,如欧洲MU90、日本12式;超空泡鱼雷(速度>200节):俄独家技术,如“暴风”;智能水雷(鱼雷变体):潜伏打击,如德国“海豹”。

全球现役鱼雷超3万枚,美俄中三国占据80%高端市场份额(数据来源:国际海军装备协会年报)。

二、美国:全域打击的深海霸主

1. Mk48 Mod7 CBASS(通用宽频先进声呐系统)

技术参数

速度/射程:55节/50公里(高速模式),40节/70公里(静音模式);

制导方式:光纤线导+宽频声呐自导,可识别假目标;

战斗部:295公斤PBXN-103炸药,击沉万吨舰仅需1枚。

升级重点:2023年测试AI抗干扰算法,应对俄罗斯“阿纳帕”声诱饵;

换装钛合金壳体,潜深增至1200米。

2. Mk54轻型鱼雷(直升机反潜王牌)

多平台适配:可空投(P-8A)、舰射(Mk32发射管)或火箭助飞(ASROC);

浅水性能:深度10米内精确锁定柴电潜艇;

单价:87万美元(仅为欧洲MU90的1/3)。

三、俄罗斯:暴力美学的深海杀手

1. UGST“物理学家”(口径650mm)

超强毁伤:战斗部450公斤,可击穿双壳体潜艇;

热动力推进,航程达60公里(55节);

尾流自导+声呐复合制导,突破美国“水墙”防御系统。

2. VA-111“暴风”超空泡鱼雷(水下火箭)

速度革命:空泡发生器实现200节航速,5分钟抵达30公里目标;

核战斗部版本可制造人工海啸(当量50万吨);

缺陷:航程仅15公里,噪音高达160分贝。

3. Fizik-2(热动力鱼雷巅峰)

深海猎手:潜深800米,针对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氢氧燃料推进,航程100公里(40节);

2022年黑海击沉乌克兰“顿巴斯”号支援舰(俄方战报)。

四、中国:后发先至的反介入利器

1. 鱼-10(重型电动鱼雷)

静音突破:锂离子电池驱动,噪声较俄制鱼雷降低20分贝;

泵喷推进器,航速60节(射程40公里);

可搭载于093B核潜艇,针对航母战斗群。

2. 鱼-8(火箭助飞鱼雷)

区域拒止:由054A护卫舰垂直发射,射程50公里;

入水后自主搜索,锁定深度超400米目标;

南海部署:2023年实弹演习命中模拟“弗吉尼亚”级靶标。

3. ET-80(出口明星)

外贸王牌:适配泰国S26T潜艇,售价350万美金;

线导+主被动声呐,可对抗印度“蝎子”级潜艇;

2022年巴基斯坦试射命中90公里外目标。

五、欧洲:精密制导的技术典范

1. MU90“冲击”(法意联合研制)

抗干扰之王:数字声呐+AI目标识别,误击率<0.1%;

软杀伤对抗:可识别128种声诱饵信号;

北约标准:23国采购,年产量超300枚。

2. DM2A4“海鳍”(德国旗舰)

光纤革命:光纤线导传输速率达2Gbps,实时更新目标数据;

潜深800米,航程140公里(静音模式);

以色列采购36枚,强化反潜屏障。

3. “矛鱼”重型鱼雷(英国骄傲)

智能化升级:2024年换装“深海幽灵”AI芯片,自主学习目标特征;

多弹协同:3枚鱼雷组网围猎航母;

造价争议:单枚成本450万英镑,遭议会质询。

六、亚太:区域防御的定制方案

1. 日本12式轻型鱼雷

反潜专精:针对潜艇静音特性设计;

三菱重工钛合金转子,转速超20万转/分;

部署:出云级搭载28枚,监控宫古海峡。

2. 韩国“白鲨”重型鱼雷

国产突破:LIG Nex1研发,潜深600米,航程50公里;

热动力燃料效仿俄罗斯技术,但故障率偏高;

2023年试射失败暴露材料缺陷。

3. 印度“塔库什”电动鱼雷

技术困境:仿制意大利A244S,但电池寿命仅15分钟;

自导头依赖法国进口,受制裁后性能缩水;

2022年与俄罗斯合作开发超空泡鱼雷,进度延迟。

七、未来战场:颠覆性技术冲击

超空泡2.0:俄罗斯测试“玛瑙”鱼雷,速度提升至300节;AI自主猎杀:美国“梭鱼”项目开发鱼雷集群智能算法;电磁脉冲战斗部:瘫痪舰艇电子系统,中国测试定向能鱼雷;隐身涂层:德国研发声波吸波材料,降低鱼雷回波特征。

八、全球鱼雷市场格局

国家/地区

市场份额

代表产品

最大买家

美国

38%

Mk48、Mk54

日本、澳大利亚

俄罗斯

25%

UGST、暴风

印度、越南

中国

18%

鱼-10、ET-80

巴基斯坦、泰国

欧洲

15%

MU90、海鳍

加拿大、沙特

其他

4%

12式、塔库什

印尼、马来西亚

声明

本文基于各国政府及军工企业公开技术资料,内容严格遵循非密原则,不涉及任何敏感军事信息。数据来源均为权威公开渠道,旨在提供客观技术分析,无任何政治倾向性。文中提及的鱼雷性能参数与实战案例均来自可查证报道与学术研究,符合国际传播规范。

要相信春天一定会到

(全文完)

(声明:图文部分来源网络/侵删)

愿你在尘世中一切都好,

我们同病相怜!

别忘了:关注/点赞/转发/评论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