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熊汉俊烈士被浇筑桥墩”事件为什么还在持续发酵?
所谓“熊汉俊烈士被浇筑桥墩”事件为什么还在持续发酵?
吴聚云
最近一些年,网上铁道兵烈士熊汉俊被浇筑在桥墩事件传得沸沸扬扬,特别是2021年7月10日晚经军事研究员江英在中央一台爆光后,熊汉俊烈士被浇筑桥墩更好像铁板钉丁,尽管铁道兵老战士许钧华等战友对此给予有力驳斥,但并未终止“浇筑”事件的传播,请看以下事实:
其他年份的不说,单说说今年最近的误传吧。
2022年9月22日,署名“花甲老农夫”所发视频,一行5人前往龙骨甸大桥祭拜所谓被“浇筑其中”的7号桥墩;
2022年11月17日,署名“历史戏说君-历史姐读”的视频又对此误传再一次进行肯定和传播。
等等,不一而足。
我就感到奇怪了,熊汉俊烈士是牺牲在隧道里,根本没被浇筑在桥墩,怎么还在误传呢?
为了说明问题,先将熊汉俊烈士牺牲过程作简单回顾。
熊汉俊烈士系江西樟树县人,1944年出生,1963年光荣入伍。由于表现突出,入伍后不到两年,就被任命为铁八师36团17连13班班长。1965年8月24日晩上,在全连干部战士都集中到团部看电影时,他却带领全班战士在部队施工地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隧道内扩边墙,不幸的是,隧道里的排架连同排架上面的上下导坑之间的夹层岩石一齐倒下,熊汉俊同带班排长赵锦坤、技术员袁运重等7名干战被压在倒塌下来的排架和岩石里,熊汉俊伤势最重。
虽被闻讯赶来的战友迅速救出并送往部队医院,其他6位战友均已脱险,熊汉俊却因伤势过重牺牲了。连队干部战士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为他打制棺材,将他安葬。
而另外一个版本却是这么说的:
8月24日那天,熊汉俊所在班浇灌成昆线龙骨甸大桥7号桥墩时,由于熊汉俊连续施工,疲劳过度,不慎跌入40米(一说30米)深的桥柱中心,速凝水泥将他牢牢锁住。桥柱中心那么深,又是速凝水泥,根本无法将他救出;将桥墩炸毁吧,他的遗体会变成碎泥,无法收尸。这样做不但影响施工进度,还损失巨大,且于他的尸体无益。
并说,熊汉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喊着:等大桥通车了,一定告诉我一声!还说在一位将军的主持下,向他行脱帽礼后,继续浇灌水泥砂浆,最终他被铸成桥墩的一部分。黑井铁道兵烈士陵园熊汉俊的墓,只是他的衣冠冢。成昆铁路通车后,凡过往列车,都会自觉鸣笛,以示对烈士的尊重。有的还说:7号桥墩上面,写着13个醒目大字:“熊汉俊烈士千古,昆明铁道老兵”。后来,一些铁道兵老战士又集资在大桥下面竖起纪念碑,上书“汉俊之桥”4个大字,引来不少观众,特别是铁道兵战友的凭吊。
对于此事的真伪,许钧华等战友已辟谣得十分清楚,众多的亲历者,包括为熊汉俊烈士打造棺木,清洗遗体,换上崭新的军装等人证,还不足以将烈士遗体浇筑到桥墩的传闻击得粉碎吗?
再者,凡懂得一些桥梁建筑常识的人都清楚,世上哪有将桥墩模板高筑40或30米,再往里浇灌砂浆的呢?都是一米、两米或几米一节一节浇灌混凝土,模型板里面布满纵横交错的钢筋网,浇灌混凝土后还要进行捣固,慢慢凝固10多个小时,才能进行下一轮的支模板,扎钢筋,倒进混凝土。龙甸骨铁路桥,全长1382米,有38个桥墩,即使下面有水流湍急的河道,7号桥墩也不会建在河水中,那时国家还非常贫穷,在地面建桥墩不可能使用价格昂贵的速凝水泥。大家想一想,有一丝一毫将人铸入其中的可能吗?
如果桥墩的混凝土里埋了一个人,不论尸体是否腐烂,都会给桥墩内部形成一个不小的空洞,又在桥墩下部,会严重影响桥墩质量,后患无穷。作为技术兵种的铁道兵,难道连这点都不懂吗?我当年在铁道兵部队服役时,浇灌混凝土,里面连一点马蜂窝都不允许存留的,更何况一个人那么大的洞?
说到桥墩上那行“熊汉俊烈士千古……”的标语,网上怎么也搜索不到图片,恐怕也是臆造出来的吧?若有此标语,制造此传闻的人岂不惊喜若狂,哪有不插入文字中之理?
至于那块“汉俊之桥”的碑石,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碑文中用了“传说”二字,就足以说明熊汉俊被浇筑在桥墩之中只系传说而已,并无确凿的证据。这块石碑在铁道老兵的呼吁下,终被移走,也是对谣传的有力回击。
言归正题,究竟“葬身桥墩”之说是从哪里而来,又为何持续发酵呢?据说是一位老铁道兵酒醉后随便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所致,至于它的广为流传,恐怕还是为迎合一些人的猎奇心理,因为有些人总会在“离奇性、趣味性、猎奇性”方面大做文章。据说有一位导游,在所率旅游团到达龙骨甸大桥时,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解七号桥墩里面浇筑着一位铁道兵战士的故事,引得不少游客都想下车一睹桥墩为快。
这就说明一些人总想把一些谣传翻新,进行炒作,展现它的存在感,以“悲壮而离奇”的情节吸人眼球,迷惑那些不明真相的人群,从而达到赚取流量之目的。似乎谣传重复遍数多了就变成实事,再加上一些网站把关不严,让这种帖子有空隙可钻。所以,有关“桥墩烈士”的谣传,并不会因为拆除了“汉俊之桥”的石碑和多次辟谣而终结,这些帖子经常会“重出江湖”,在网络平台流传。
“桥墩烈士”故事的传播,对于众多人群来说,我认为基本不存在有主观的恶意,而是人们长期对铁道兵艰苦卓绝、丰功伟绩认定后的“神化”表述,也是对那个热血沸腾年代的怀念,内心深处充满崇敬和热爱的感情。
作为铁道老兵,总认为这样“神化”铁道兵,在客观上还是严重损害了英勇无畏的铁道兵、乃至人民军队的形象。当人们看到“桥墩烈士”的报道后,会不会联想到: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爱护战士、保护战士、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战士,这些人民军队本质的体现,怎么一点都没有了?铁道兵难道这么没有人性?应该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将人救出来呀;即使死了,也要把尸体打捞出来呀!说一千道一万,也不能将遗体浇铸到桥墩中呀!
我们宣传正能量,更要将尊重事实真相摆在第一位,所写出的文章,绝对不能有损铁道兵、人民军队的声誉和形象!
看来,辟谣“桥墩烈士”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和长期。前几天我在泉城公园漫步,和一些老年朋友聊天时谈到此事,一位长者脱口而出:此事易耳!将烈士的坟墓打开,如果里面有遗骨,就彻底堵住了相信此事人员的嘴,人民军队绝不会将别人的遗体放入熊汉俊烈士的墓中。
这倒是彻底击垮谣传的绝招,但我却不敢苟同:烈士已逝去近60年,“入土为安”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风俗,哪能开棺验明正身呢?再说,熊汉俊烈士牺牲的真相已非常清楚,还用得着这么做吗?
我们这些健在的铁道兵老战士,特别是了解事实真相,又具有写作能力的老战友,为维护铁道兵的形象,维护人民军队的形象,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频频传递真相,与谣传较真到底。只要坚持这样做,相信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再无任何传播的市场。
2022.11.28.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