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唤熊网 > 杂谈 > >正文

​德宏团结报社用4种少数民族文报和缅文报宣传十九大精神!

摘要德宏团结报社用4种少数民族文报和缅文报宣传十九大精神! 用民族语言传递十九大声音 10月20日,德宏团结报社少数民族文报和缅文报编辑记者走进芒市大湾村、芒市风平镇兴龙村民小...

德宏团结报社用4种少数民族文报和缅文报宣传十九大精神!

用民族语言传递十九大声音

10月20日,德宏团结报社少数民族文报和缅文报编辑记者走进芒市大湾村、芒市风平镇兴龙村民小组等地,向少数民族群众和缅籍人员发放报纸,及时传递党的十九大声音,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德宏团结报》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傣文版、景颇文版、载瓦文版、傈僳文版的报纸。今年2月9日,德宏团结报傣文、景颇文、傈僳文、载瓦文4种少数民族文报刊官方微信公众号“勐傣德宏”、“景颇人”、“多彩傈僳”、“载瓦Ora”正式上线运行,进一步拓展了德宏州民文报纸宣传渠道,增强了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了德宏团结报社傣文、景颇文、傈僳文、载瓦文4种少数民族文报纸的传播力。同时,也为深入挖掘、传承、弘扬德宏优秀民族文化,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做出积极贡献。

2015年12月4日,中国第一份有独立刊号、公开出版发行的缅文报《胞波》在德宏州正式创刊。该份缅文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许可,由中共德宏州委主管,德宏州委宣传部主办,德宏团结报社出版发行。

傣语宣讲进村入户 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

10月20日一大早,德宏团结报社傣文编译室就将刚出版的新一期傣文报送到芒市镇大湾村民小组党员和群众手里。“太好了!十九大的新闻都翻译成傣文了。”10余名基层党员围坐在一起,认真听着报社编辑用傣语诵读十九大新闻报道。

今年60岁的朗咩叶团收到报纸后,赶紧掏出老花镜读了起来。朗咩叶团一听说十九大召开,心里十分高兴,她最想知道以后少数民族会有哪些好政策。因为自己不懂汉字,这份傣文报纸对她来说太及时了。“现在国家强大了,我们少数民族日子也越来越好了。”朗咩叶团期待着享受新时代的好日子。

杨二是大湾村民小组唯一一位建档立卡户,前不久正式脱贫。借助6万元免息贷款及4万元的补助,他家盖起了新房、添了新家电。当傣文报送到杨二手上时,他正在为搬新房做着准备。杨二用傣语谈起了国家扶贫政策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感慨党的温暖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杨相洼 摄

进村入户,走村串寨,一份份傣文报及时送到了傣族干部群众的手中。傣文编译室人员还用本民族的语言给大家宣讲起十九大精神,让傣族群众感受十九大召开的喜悦,一起为祖国的日益繁荣而骄傲。(德宏团结报记者 高怀芬)

党的精神送山村 景颇人民喜开怀

10月20日中午,德宏团结报社景颇文编译室编辑记者风尘仆仆赶到瑞丽市勐卯镇科马村民小组,将刚印刷的景颇文版十九大精神送到科马、卡南、户岛三个村民小组的景颇族同胞手中,及时把党的精神送到景颇群众的心坎上。

连续订阅《德宏团结报》景颇文报的80岁景颇老人岳扎腊拿到报纸后立即与报社的编辑记者一起阅读十九大精神。他激动地说:“这两天通过看电视了解到十九大的消息,但因为对汉语不精通,对十九大精神还理解得很不透彻。德宏团结报社景颇文编译室及时将翻译印制好的景颇文报纸送到我们手里,让我们及时学习到党的精神和最新政策,指导我们景颇人民发展,我们真心感谢咯!”(德宏团结报记者 杨雪梅 岳元胜)

“给我们传达会议精神是最好的礼物”

在德昂族、景颇族集中的芒市三台山乡允欠村,德宏团结报社载瓦文编译室编辑记者为村民送去了“新鲜”的《德宏团结报》载瓦文报,传达十九大精神,并向乡亲们讲解会议精神内容。

允欠村妇女组长赵南珍激动地告诉记者:“你们送来会议精神是我们最好的礼物!现在党的政策好,特别是针对农村的一些政策。如果没有医保,我们也没有能力看好重病大病。只有自己在生产生活上做得还不够好,脱贫致富的步伐迈得还不够大。 ” (德宏团结报记者 石木苗)

傈僳语传递十九大声音

在芒市风平镇兴龙村民小组,傈僳族编辑记者用本民族的文字和语言,通俗易懂地向傈僳族村民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一时间将最新的报纸送到群众手中,方便群众学习。编辑记者和村民坐到一起,一边学习会议精神,一边憧憬着未来的变化和发展。大家都说: “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对民族地区的关心支持越来越多。我们的伟大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兴龙村民小组是一个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的试点村,全村39户人家,有18户是傈僳族。兴龙村民小组组长曹双云告诉记者:“10余年前我们搬迁到这里时,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都非常落后,与周边的村子差距很大,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我们的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盖起了一栋栋坚固美观的青砖白瓦房,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有了摩托车,有的家里甚至有了小汽车。平坦的水泥路也铺到了家门口……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使我们更加增强了发展的信心,我们一定要学习好、贯彻好十九大给我们带来的更多优惠政策,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德宏团结报记者 曹力)

让缅籍人员及时了解十九大精神

“中国发展得太快了,交通越来越好,通讯越来越方便,收入逐年增加,中国以后会发展得更好。”一位缅籍人员说。

在德宏生活着数以万计的缅籍人员,他们中有人表示,通过报纸、电视、收音机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过去这些年中国发展速度太惊人了,方方面面都发展飞速,希望中国以这次大会为契机,发展得越来越强大;中国发展强大了,缅甸也会从中受益,这样中缅两国的老百姓才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来中国20多年的缅甸腊戌人吴相雷今年已经55岁了,他已经习惯了中国的生活方式,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每天都收看新闻的他,非常关注十九大的情况。他告诉记者,中国目前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自己也感受到了中国人对十九大召开的重视程度和热切期盼,这恰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更加紧密了。“不要小看了我的杂货铺,国家的发展和它息息相关,近几年来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希望中国的再次腾飞,能够惠及我的小杂货铺。因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将带动我的生意越来越好。” 吴相雷告诉记者。(德宏团结报记者 杨立 明满桂)

瑞丽市德冠恒隆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常年有300余名缅籍员工。该公司缅籍工会会长若貌温(音译)告诉记者,他从《胞波》缅文报创刊以来,就一直关注着这份报纸。他说:“这期《胞波》缅文报把关于十九大的信息用缅文翻译出来,让我们看了报纸以后,知道中国召开了重要的大会,将会对我们在中国打工、生活产生更好的影响。我们在中国工厂工作,长期阅读《胞波》缅文报,在里面查找政策信息、阅读生活资讯,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这期《胞波》缅文报,我不仅要认真看,还要送给会员们一起阅读。”(德宏团结报记者 王筱筱)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