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唤熊网 > 杂谈 > >正文

​上海“一号命案”嫌疑人潜逃28年终落网 漂白身份曾两次被抓

摘要上海“一号命案”嫌疑人潜逃28年终落网 漂白身份曾两次被抓 作者 法制日报记者 余东明 实习生 汪嘉正 通讯员 马硕 “铐起来!”不久前,上海青浦警方赶赴安徽省宁国市,在当地公安...

上海“一号命案”嫌疑人潜逃28年终落网 漂白身份曾两次被抓

作者 法制日报记者 余东明 实习生 汪嘉正 通讯员 马硕

“铐起来!”不久前,上海青浦警方赶赴安徽省宁国市,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将潜逃28年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成功抓获,而王某原本打算要隐瞒一生的秘密也随之被揭开。

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受理了这起28年前的旧案。目前,该院拟将王某涉嫌故意杀人案报送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审查起诉。

图为犯罪嫌疑人王某落网。警方供图

噩梦突降,“一号命案”震惊古镇

1990年6月14日,家住上海市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一小区的顾先生下班回家后发现,客厅地板一片狼藉,发现妻子躺在卫生间没了气息,地板有血迹擦拭过的痕迹,女儿也不见踪影。

后警方进行现场勘查时,在顾先生家中卧室衣柜内发现其已经死亡的女儿。经鉴定,顾先生妻子系被他人加害致机械性窒息死亡,女儿系被他人加害致颅脑损伤死亡。同时,警方在现场提取到疑似犯罪嫌疑人的指纹。

经排查,警方发现青浦某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学生在案发当天有重大作案嫌疑。1990年7月26日,上海市青浦县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犯罪嫌疑人王某批准逮捕。

但此后,王某了无音讯,始终没有到案,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被公安机关定为“一号命案”。

图为犯罪嫌疑人王某。警方供图

曙光重现,真相揭开大跌眼镜

自1990年开始,侦查人员始终没有放弃对王某的追捕。然而在屡次的排查与追捕中,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

时至2018年,案件终于迎来转机。在对案件的重新梳理中,侦查人员通过人像比对系统,梳理出多名与王某相似程度较高的人员,并锁定了一个名叫“徐某”的安徽宁国籍男子,该名男子系从外省市迁入,且其身份证年龄与在逃犯罪嫌疑人王某仅差三岁,身份可疑。

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民警获取了“徐某”的生物信息并与王某父母的进行DNA比对,结果显示存在亲缘关系,“徐某”的真实身份就是王某。追捕28年的逃犯终于现身,侦查员立即将王某抓捕并押解回沪。

审理中,王某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据他交代,1990年自己在青浦某职业技术学校读书,还不满18岁。案发前,王某曾几次被带到同学的哥哥(顾先生)家玩游戏,而每次去的时候均没有碰到过顾先生的妻子和女儿。

案发当天,王某逃课溜进顾先生家,在客厅翻找游戏机。顾妻卓女士闻声从卧室走出,发现陌生人在客厅,于是大喊抓贼。王某在慌张中试图捂住卓女士的嘴,卓女士到厨房拿起菜刀进行反抗。在二人随后的肢体冲突中,王某被砍伤,卓女士被王某锁喉窒息而死。后因发现屋内婴儿哭闹,王某便将其扔到衣柜中,而当民警赶到时,婴儿也已经没了气息。

漂白身份,“变身”富商两次被抓

王某交代,案发后他便连夜乘火车逃走,在潜逃后的前几年间辗转多地。1997年,王某假以孤儿为由托人帮他办理了一张名为徐某的身份证。

在取得新身份后,王某和朋友共同开了一家发廊,为了快速挣钱,招揽了一些妇女在发廊内搞起了皮肉生意。1998年,发廊被当地公安机关查处,王某因容留妇女卖淫被劳动教养半年。

1999年初,王某独自来到浙江杭州,在西湖景区卖花为生。有一次,王某在送花时偷了客户办公室里的一块表,而他也因此再次被警察抓获。

出狱后,王某经几年打拼,开了饭店,也有了自己的家庭,近几年市场景气时竟同时开了三家饭店,一年的盈利收入不菲。

2016年,王某把户口迁到了安徽宁国,以为余生都将安稳度过,他也将28年前的噩梦逐渐放下,却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己仍然逃不脱法律的审判。

“28年来我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睡着了也经常做噩梦,梦到警察破门而入把我抓走。每次看到电视上报道在逃的嫌疑犯被抓获,我更是几天睡不着。”王某对检察官哭诉道。

“其实,去年我独自开车来上海参加培训,路过青浦时远远望了几眼。”王某默默低下了头。

【案后说法】

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检察一部检察官 林丽娟

本案是一起发生在28年的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故杀人后潜逃28年,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震惊之余,行凶原因也令人唏嘘不已。

我院在接到案件后及时全面审查全案证据,发现28年前对该案的侦查相关文书材料多是手写,现场勘验也是手画图纸而成,系在现场勘验后,通过指纹比对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且时隔28年,当时的案件侦查人员均已不在岗,过去受条件所限,检材保存不易,勘验所得内容均用照片等形式留存。为保证证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按照目前的办案相关工作要求,我院对旧案的侦查卷宗材料进行重新梳理,协助公安机关及时补正、排除非法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推动案件起诉,达到有效指控犯罪的效果。

而针对王某在逃亡期间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我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通过向判决法院制发再审检察建议书的形式,提醒和督促外地相关法院,及时纠正对被告人身份认定错误的疏漏等。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从办理本案中我们发现,王某与被害母女并未存在过节,在学生时代法治意识十分淡薄,因自己的一念之差和冲动犯案,不但毁了自己的一生,也让被害家庭以及自己的亲人双双承受了永久的伤痛,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犯罪嫌疑人在28年后成功落网,希望借此告慰死者,减轻伤痛。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