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唤熊网 > 杂谈 > >正文

​李先念后代今何在?儿子少将,长女博士,小女儿拒绝美国高薪回国

摘要李先念后代今何在?儿子少将,长女博士,小女儿拒绝美国高薪回国 一代又一代的更迭塑造如今当下的绚烂,那些曾经为了这个国家奉献一生的人,也有人始终放在心上。 一个人可以...

李先念后代今何在?儿子少将,长女博士,小女儿拒绝美国高薪回国

一代又一代的更迭塑造如今当下的绚烂,那些曾经为了这个国家奉献一生的人,也有人始终放在心上。

一个人可以影响一群人,而于李先念而言,他的言传身教在这些后代身上体现的则更为明显。

如今英雄故去,其后代本质依稀能看到当初李先念的风采,与父亲相处的那些时光更是成为了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四子女皆为骄傲

众所周知,李先念这一生经历过两段婚姻,与第一任妻子结合后生下女儿李劲,与第二任妻子林佳楣结婚以后,先后育有李紫阳、李平以及李小林。

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是李先念的骄傲,因着父亲的教诲,四兄妹无一例外全部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以己之力为国家做贡献。

这其中,作为大女儿的李劲是最为低调的,或许是李先念对于自身的要求颇高,而这样的观念自然而然的也就投射到了他的子女身上。

李劲从参加工作起从未在人前提过自己是李先念女儿的身份,在外地工作,不论条件多么艰苦,她都始终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忍受,从不在李先念的面前抱怨半句。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李先念虽为父亲在孩子的问题上却还是十分重视的,但是因为熟知李劲的性子。

适而,李先念从未开口询问过李劲关于工作的事情,背地里却放心不下的派人前去悄悄的调查。

每当秘书风尘仆仆的将调查结果放在李先念的面前时,总是要附加一句:“李劲很是低调,没人知道她是李先念的女儿。”

闻言,李先念的心里既骄傲又心疼,骄傲这个女儿却如自己所教育的那般,懂事低调,而这份低调却又让李先念十分心疼,心疼李劲的境遇。

但是,每个人的路都应当是在脚下自己一脚一脚走出来的,旁人的帮助只能获得暂时的利益却达不到长远的结果。

抬头看向秘书,李先念感慨一声:“这个女儿有志气啊。”

此后,李劲确实如李先念所感慨的那般志气,低调为人,用心做事,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亮眼的成绩,更是一举成为彼时中国最年轻的博士。

二女儿李紫阳则全身心的投入医疗事业中,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优秀的检验科医生。

从医多年,父亲的教导、为人医者的仁心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李紫阳,工作上的突出成绩也让她荣获三等功一次。

至于李平,他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想要做一个孝子,并不仅仅在于供养父母,使其衣食无忧,更多的则是在于心甘情愿的继承他们的事业,精忠报国,为民服务。”

也许正是这所谓的替父圆梦方才使得李平毅然决然的参军,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国家,献给了父亲曾钟爱的事业。

不辱李家门风,李平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一路成长为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少将军衔。

作为最受宠的小女儿李小林,相比起哥哥姐姐来说也丝毫不逊色,毕业后从一名普通的翻译成长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这一路的辛酸曲折或许也只有她自己明白,而李小林甘之如饴。

民间外交女英杰

在一个家庭当中,最小的那个总是能够收获最多的宠爱和关注,李小林从小便是在这么样的氛围里面长大的。

小时候的李小林执拗,喜好自由,却又不拘于管束,如此也就变成了那个所谓的‘最不听话的孩子’。

却也就是这么一个在外人眼中的最不听话的孩子,以一种近乎执拗的态度将自己的青春和时间倾注于‘外交’之上。

当然此外交非彼外交,李小林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外交官,只是因为喜好交朋友便去了对外友好协会,这么一待就几乎一生。

1975年那是李小林第一次接触到对外友好协会,那时候的她其实尚不明确自己的未来选择,只是一时兴起便参与其中。

7年后李小林决定继续深造,于是便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美国历史,在其努力刻苦之下取得了硕士学位。

眼看着毕业临近,摆在李小林面前的无非就是两个选择,一,留在美国,恰巧彼时美国有许多公司看上了李小林的学识和能力,甚至不惜为留下李小林开出高薪;二,回国择业一切未知。

高薪以及优质福利待遇并没有能够引诱到李小林,学习结束之后,她迫切想要回到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事业发展提供助力。

李小林就这么拒绝了美国公司抛出的橄榄枝,毅然决然的回到了中国这片故土之上,继续从事毕业时便加入的‘对外友协’。

在众人看来这其实不是一份多么好的差事,而且以李小林的学识和能力本可以获得更高的待遇。

但是于李小林而言,她时刻记得当初自己因为一时兴起选择学习外语时,父亲的那句叮嘱:“你做什么我都不会反对,但是你干一行就要把一行给干好。”

就是这句话,也成为了多年来李小林工作的信念,她始终坚持能在她的手下赋予‘对外友协’不一样的风貌。

在此过程中,李小林婉拒了所有国内大公司的热情邀约,坚定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自己坚持,认为对的事情。

上苍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会被看到,也终会开出现实的美丽果实。

全国友协自1954年创办至今,历经风风雨雨,宋庆龄、邓颖超等多位杰出人士先后以名誉会长的身份处理事务。

李小林自接手后更是不遗余力,以‘和平鸽’的身份游走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与各国的非政府组织建立友好关系。

在国与国之间,利用这些民间组织的力量调和两国关系,维持两国发展,每每提及这些,李小林的脸上满是笑意。

民间团体的重要性就在于不动用一兵一卒,仅凭借着双方的友好目标推动交好,如果说当初李小林加入‘对外友协’的目的就是想要交朋友。

在工作多年后,李小林坚持的目的依然是交朋友,民间外交就是要通过交朋友的方式,在语言和文化接不相通的情况之下,维系不同国家人民的内心。

在此过程中,李小林除了拜访各国领导人、政要之外,也为外资企业的入驻尽心尽力,为中国企业的走出牵线搭桥。

这几乎涵盖了李小林整个青春的事业也在她的努力下颇具成效,在国内,李小林的所作所为赢得一片赞誉,在国外,人们亲切的称呼她为‘中国民间外交女杰’。

最是回忆动人心

李先念早已离开人世,他的这些子女却是各有所成,于天堂瞧着也该欣慰。

于子女而言,父亲的音容笑貌却始终在心中环绕,二女儿李紫阳口中的父亲是年轻时身经百战,晚年时耿耿于怀。

以前李紫阳对于父亲其实并没有特别的了解,记忆里的李先念十分的严格,家里的规矩很多,他们这些孩子都得老老实实的遵守。

直到李先念躺在病床上,不断的念叨:“我晚上做梦,又梦见妈妈了。”

李紫阳这才知道原来父亲的心中一直有苦难言,战场上与母亲的匆匆一别竟成了永别,总有孝心却再难落实。

那两块李先念贴身存放的银元其实也是他唯一可以纪念母亲的方式,李紫阳看着眼前的父亲和一旁不断安慰的母亲,才有那么一刻了解到父亲的为人。

却原来自己尚还可以照顾父母以全孝心,而自己的父亲余生都在为与母亲的那匆匆一别感到悔恨。

李紫阳沉默不语,静静的看着眼前念叨后放空的父亲。

李先念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但李先念对自己的孩子却有着明确的禁令——不允许经商赚钱。

李紫阳说:

“爸爸从来不让我们经商下海。他一再讲,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要珍惜。我觉得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教育,所以我们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经商下海的。”

儿子李平口中的父亲即为同军人出身所信奉的‘忠诚’二字。

李先念的这一生尽数献给国家和人民,为了革命他可以放弃生命,为了人民他可以忍受委屈,那些伤疤都是印证。

作为唯一的儿子,李先念对待李平却是要比女儿更为严格,这也造成了李平自幼便对李先念有着天然的恐惧。

有一次,李平发烧无法上班,躺在床上想到严厉的父亲,他不禁打了个寒战,深怕父亲知道后会批评自己。

无奈之下,李平只好独自一人躲在房间里,营造出一个自己外出上班不在家的假象,中午饭点,李平也不敢出门。

肚子饿的咕咕叫,人还发着烧,李平就这么硬生生的抗到晚上,所有人都回来的时候,若无其事的露面,心里却在不断的打鼓。

真正让李平感受到父亲真挚的爱还是在他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后,那个一向不苟言笑严厉的父亲,却在得知孙子呱呱坠地之后,推开麻将,兴奋的和朋友们炫耀。

“我有孙子了。”

那是隔代亲的情感,却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情感,那时候李平方才意识到,父亲并不是一个情感外泄的人。

他将爱埋的很深,却也很浓。

男子没有女子那么多的感悟和反应,李平没有像李紫阳那样就凭着父亲时常念叨的一句话感叹到父亲对于自己母亲的遗憾。

但是李先念临终时反复强调的‘一定要做一个好人’,却被李平深深的记住了,那是多年来的教导,也是一个父亲在临行前的嘱托。

说回李小林,其实当初她能够那般坚定的拒绝美国一切外在的诱惑选择回国,一方面是她自身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很大层面还是因为李先念。

一开始,李小林选择赴美深造时,李先念说什么都不同意,彼时政策尚不明确,李先念的心里没底,自然无法放任疼爱的小女儿孤身前往美国。

却没想到对外友好协会的会长王炳南无条件的支持李小林,一来二去,李先念也只好咬牙同意了。

却总是时刻叮嘱道:“儿不嫌母丑,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国。”

后来,李小林花费1年零9个月的时间学完了人家3年的课程,拿到硕士学位后回国,李先念做的第一个事情却是让秘书带着李小林去大街上看北京的变化。

晚上又强硬的拉着李小林去看电影《火烧圆明园》,时差的差异,李小林困的眼睛都睁不开:“爸爸,能推后一点吗?我太困了要倒一倒时差。”

谁知道李先念却一口回绝了:“不能推后,一定要今天晚上看。”

那时候的李小林才明白看电影是小,要对自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真,李小林一时有些啼笑皆非。

不好逆父亲的意,也就干脆老老实实的陪着父亲看了场电影。

李先念的教育一直深刻的被几个孩子牢牢的记在心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身体力行的影响远比那些言语要更为久远。

李先念的子女后代们将父亲的风范和精神持续的传扬了下去,也会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更为坚强和勇敢。

李先念的经济并不富裕,却一直力所能及的接济老家的亲戚朋友,李小林受父母影响,也一直关注家乡的发展。

先是募集资金建立了一所学校,而后更是为了学校的设施劳心劳力,为改善办学条件想法设法。

可惜的是,医者不自医,2012年,李紫阳在病痛的折磨中离开了人世。

2020年4月,在‘对外友协’干了将近一辈子时间的李小林宣布退休,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上,李小林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长的职务正式交到了林松添的手中。

为了这一次的交接仪式,李小林特地发自内心的准备了一封信。

信中,她这般说道:

“45年前,父亲的一句‘和各国的朋友在一起,一定会感到无比快乐’让我选择了友协这一份职业。”

“事实证明,我的父亲是正确的,这45年的时间我结识了千千万万的朋友,这些朋友让我的人生充满了精彩,也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曾经,李小林感念退休生活,而今真正退休却发现,这精彩纷呈的45年,使得退休都变的不一般。

参考文献:

《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女儿、上将刘亚洲妻子李小林,退休——新京报》2020年

《李先念之女李小林:退休后我愿来成都生活——华西都市报》2010年

《子女深情回忆李先念:不允许我们经商赚钱——环球人物》2014年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