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唤熊网 > 杂谈 > >正文

​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没有牺牲,却为何隐姓埋名数十年

摘要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没有牺牲,却为何隐姓埋名数十年 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凭借一句“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生命永远定格在那无比壮烈的一瞬间,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

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没有牺牲,却为何隐姓埋名数十年

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凭借一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生命永远定格在那无比壮烈的一瞬间,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大英雄,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然而王成的原型,现实中真正的英雄,却因为自己解不开的心结,隐姓埋名数十年,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命运仿佛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在现实生活中这位老人的命运却截然相反,他总觉得那次战役,对他来说是一种屈辱的记忆,他是谁?为什么觉得那次战役,对他来说是一种屈辱?战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隐姓埋名数十年,当举国上下都在为他的英雄事迹感动的时候,他却因自己的心结,从未向别人提起过自己的辉煌往事,直到两个老人的出现,他的英雄事迹才逐渐被大众所熟知

二零一零年的一天,辽宁省锦州的大岭村异常热闹,两个衣着不凡的老人,兴奋的走进村子,不停的询问身边的人,还有多久能到?很快他们就在一处小院前停下,蒋庆泉在家吗?其中一位老人试探的问道,脸上的激动之情却怎么也按捺不住,谁啊?屋里颤颤巍巍的走出一个头发花白满脸沧桑的老人,得知他就是蒋庆泉后,门口的两个老人顿时红了眼眶

原来这两个老人,竟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地记者洪炉以及步话机员陆洪坤,他们这次来找蒋庆泉,是为了帮他打开心结,得知两人的来意后,蒋庆泉突然失声痛哭起来,而当年那段尘封的往事,也随着老人的讲述缓缓浮出水面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二十一岁的蒋庆泉走出了自己的小村庄,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没想到刚入伍不到一年,朝鲜战争爆发了,老美的频频挑衅,让无数中华儿女都气愤不已,为了国家安稳,中国人民志愿军不远万里奔赴朝鲜作战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过大,面对老美先进的飞机大炮,我军只能用血肉之躯,建筑保卫祖国的坚墙,一批战士刚倒下,另一批战士马上顶上来,因此我国需要源源不断地往前线输入兵力,以保持战斗力。

一九五二年蒋庆泉接到命令,随军作战,随后被编入二十三军二零一团的五连担任步话机员,主要工作就是向我军传达敌军的方位,满腔热血的蒋庆泉摩拳擦掌,为自己能够上前线作战而兴奋不已,然而真正来到战场,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蒋庆泉恨不得将敌人生吞活剥,于是他拼尽全力投入战斗。

一九五三年四月十八日这一天,对于蒋庆泉来说,是特殊的一天,因为从这天开始,他的人生将会发生巨大的逆转,由于战事吃紧,蒋庆泉所在的部队被派去守卫石岘洞北山,这场战争打得异常惨烈,他眼睁睁的看着连长排长相继倒下,就连他最敬重的老班长都倒下了,原本近二百人的队伍,最后竟然只剩下十几个人

随着我军人数的减少,敌军很快逼近,支援还没有到,蒋庆泉和身边为数不多的战友顿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之中,眼看着敌人马上就要攻上来,情急之下他对着步话机大声喊道,向我开炮,我军战士震惊不已,没有人能对自己的战友下手,蒋庆泉着急的都想骂人了,他再次大喊道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然而由于弹药不足,我军最终没有向他开火,但是敌人可不会心慈手软,子弹更加密集,炸弹把阵地炸的七零八落,有人都觉得蒋庆泉必死无疑,就连他自己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一九五三年四月,蒋庆泉拼命守卫在石岘洞北山,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他竟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原来当时他被敌人的弹片打中了肚子,一个弹片不小心进到他眼睛里,之后他就失去了意识,醒来后他发现自己身边,不是尸横遍野的战场,而是美军的医院,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并没有信心反而充满忧虑,因为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成了战俘,确定这一事实,蒋庆泉心里非常难受,成为战俘还不如直接杀了他。

战死在战场上怎么也算个烈士,死了也光荣,在他看来成为战俘是一件丢脸的事,基本上和当叛徒没什么两样,想到这里他更加觉得给父母丢尽了脸面,以后没脸再见家乡的父老乡亲,为此他一度觉得活不下去了,但是就算死他也要拉个敌人垫背,正当他准备和敌人拼命时,隔壁房间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同志一定要坚持下去,让他们知道中国人都是硬骨头,我们绝不认输,对方的话就像一股暖流瞬间充斥蒋庆泉的内心,重新点燃了他跟敌人继续战斗的斗志。

他立即明白自己只是换了个地方战斗,并且他不是孤身一人,他的背后是祖国和人民,身边是无数和他一样身在敌营的战友,之后的日子里蒋庆泉再次充满斗志,坚决要和老美对抗到底,当战俘的日子并不好过,毕竟美军可不像我们一样优待战俘

蒋庆泉和被俘的战士们每天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美军为了套取情报,各种方法软硬兼施,但无论是严刑拷打还是威逼利诱,蒋庆泉都不为所动,坚决不做出卖国家的叛徒,美军为了消磨他们的意志,决定在他们胳膊上刺上反动的词汇。

蒋庆泉反抗激烈宁死不屈,甚至挺直腰杆大喊,你们把我的胳膊砍了吧,如果不肯硬要刺,那我就咬舌自尽,美军原本就只是为了吓吓他们,见蒋庆泉软硬不吃只好作罢

为了鼓舞被俘人员的士气,蒋庆泉每天都要和他们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他们相互鼓励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和敌人抗争到底,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很快他们就迎来了好消息

一九五三年作为战俘的蒋庆泉,终于等到了好消息,朝鲜战争结束了,我们赢了,蒋庆泉悲喜交加,一边为祖国的胜利高兴,一边又始终为自己的战俘身份感到屈辱,停战协议签订后,双方按照协议内容归还战俘,蒋庆泉和其他志愿军战俘们终于逃脱魔爪,

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是他始终对自己的战俘身份耿耿于怀,最终这竟然成了他的心结,他觉得无言面对国家的信任,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曾经的同志,于是他选择隐姓埋名,在老家的小村庄结婚生子,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对于自己曾经的辉煌往事,他闭口不言,从来没有和别人说过一个字

一九六四年为了歌颂抗美援朝精神,武兆堤导演提出,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拍一部歌颂抗美援朝的电影,拍出了《英雄儿女》,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一致好评

当所有人都在为电影里主人公王成的英勇事迹感到动容时,蒋庆泉却忍不住失声痛哭,他第一眼看到荧幕上的王成就觉得熟悉,直到王成喊出那句,他也曾喊过的话后,他终于明白他就是王成的原型

只不过电影中王成,喊完就壮烈牺牲了,而他喊完话却成为了战俘,从此两个人的命运天差地别,王成是人人称赞的大英雄,他觉得被敌人俘虏是一种屈辱,所以他隐姓埋名数十年,大好的人生满腔的抱负,最终也只能对着地里的庄稼诉说

其实蒋庆却不知道,有个人一直在寻找他,原来当初洪炉作为随军记者,一直在跟踪报道战争的情况,当初蒋庆泉的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深深地震撼了洪炉,然而当初的战争太过惨烈,他以为蒋庆泉已经牺牲,为此还写了不少歌颂蒋庆泉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在被送去发表的时候,却被莫名压了下来,那时候他才知道,原来蒋庆泉没有牺牲而是成为了战俘

蒋庆泉舍生取义,为了胜利让战友向自己开炮,他有责任让大家知道这个英雄。为此战争结束后,他一直在寻找蒋庆泉的下落,但由于蒋庆泉的部队几经改编,很多资料早就丢失了,因此他始终没有找到人,但他没有放弃

从二零零零年开始,他就以《呼唤王成你在哪里?》《向我开炮?英雄故事后面的故事》等为题,寻找蒋庆泉的踪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他竟然还真的找到了蒋庆泉,直到此时人们才知道,原来蒋庆泉就是电影里王成的原型

在洪炉等人的帮助下,蒋庆泉最终打开尘封已久的心结,他的事迹被人们广为流传,英雄虽然迟暮,但他们始终都是英雄。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其实我国有许多这样不为名利,一心为国为民的真英雄,穷极一生向祖国和人民证明了自己的忠诚,证明了自己军人的铮铮铁骨,他们才是当之无愧最值得敬佩的人,向英雄致敬!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