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万神灵?还是百鬼夜行?日本妖怪图鉴(上)
八百万神灵?还是百鬼夜行?日本妖怪图鉴(上)
上期我们讲述了日本神话体系中的创世神话,各系神明,对日本神话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的链接进行了解。
人妖共存!万世一系!万国神话大揭秘!日本篇
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日本文化中平民化,世俗化的一面——妖怪。
日本妖怪指日本传说中的妖怪。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种神秘主义倾向有关。喜欢较真儿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门别类,著成《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大全》等图书,还配有精美插图,在图书馆中举目可见。
各地“乡土会”的老人说起古往今来的妖精,更是津津乐道。妖怪的产生起初于远古人们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
相比较上期我们提到的日本诸神如伊邪那岐,伊邪那美或者天照大神之类象征“皇权,贵族”的神祗而言,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妖怪们似乎才是替代那些无法发声,在底层苦苦挣扎着的日本民众的具象化。这一点,在“浮世绘”这种艺术形式出现以后被很好的体现出来。
歌川国芳,源赖光大江山击退酒吞童子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的字面意思为“虚浮的世界绘画”。“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缥缈。即,此岸或秽土,即忧世或尘世。日本语言中自“浮世”一词出现开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艳事与放荡生活之意。
这也是日本绘画第一次把描绘市井小名的对象由王公贵族,山水风景,转向了普普通通的市井小民,因此浮世绘也指描绘世间风情的画作。
说回妖怪。
妖怪的产生起初于远古人们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
据说因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设立了专门的阴阳师。这个职务的尊贵在平安时代达到高峰,因为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统治阶层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把种种问题归结于神鬼,转移人们的视线。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触犯某种禁忌招致鬼神报复。当时的阴阳师权力极大,天皇和征夷大将军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们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种禁忌,大体就是那个时候遗留下来的。
到了江户时代,商业手工业繁荣,人们不用光靠老天爷赏饭吃了。于是妖怪们也摇身一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精灵。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琵琶、伞、木鱼、锅等各种旧物品因为要被人们丢弃,一怒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半夜出来游的场景。此画被誉为日本妖怪画的鼻祖。
日本百鬼夜行图 土佐信光
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比如怨魂,如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而西方的妖怪则善恶分明。所以在西方人眼中,日本的妖怪总是充满神秘感。而近年来,日本表现出的妖怪形象,要么是借助现代高科技制造出恐怖效果,要么是以可爱的精灵形象讨人喜欢,可以说走向了相离的两个极端。
由于日本文化广泛的受汉文化影响,所以70%的妖怪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传到日本后,渐渐和佛教中的天魔、道教中的山神等结合起来,融合成为现代的形象。而春分时“撒豆驱鬼”的习俗,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
日语里有很多和妖怪有关的俗语,这些俗语影响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比方传说中河童爱吃黄瓜,所以海苔卷黄瓜这道菜就叫做“河童卷”;特别厉害的恶媳妇儿,叫做“鬼嫁”;说人生了个天狗鼻子,那是在批评人家骄傲自满;如果说“鬼生霍乱”,是指英雄也怕病来磨。
世界各地对妖怪的形象通常是恐怖可怕的,由于日本人感情上的细腻,在日本的妖怪中很多可以说是介于怪和精之间的,而这些精怪身后的传说往往又凄凉悲苦,
那么我们就来具体讲几个妖怪。
滑瓢鬼
日语:ぬらりひょん(nurarihyon)
接近傍晚时分,对于突然来访的陌生人,须格外留神。尤其是衣着光鲜的老人,身穿黑色羽织,腰际插著防身用的太刀,一副颇有威严的模样。如果他登门拜访,一坐下去就再也不想起身了,这就是赖著不走的妖怪,但一般对人没有坏处,算是个不好不坏的妖怪。
传说在家中成员忙着张罗晚餐的时候,不知从哪边冒出来一个人,大摇大摆地走进客厅,若无其事地喝着茶。甚至,还会拿起主人的烟管,从容不迫抽起烟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主人的座上嘉宾,不敢怠慢。乍看之下,头顶光秃秃,连一根头发也没有,像是庙里的老和尚,从他身上的装扮看起来又像是富商,走起路来宛如有钱人家的大爷一般悠哉,却不清楚他真实的身份为何,即使问他也不说,沉默寡言的态度,让人望而生畏。无论他进入谁家,都当作是自己家一样,完全无视于旁人的目光,感觉像是来骗吃骗喝的,等到屋子的主人回来,一问之下,才发觉不对劲。像这种不速之客,赶走他似乎显得不尽人情,不赶走他又会给家里的人添麻烦。据说滑瓢是“妖怪头目”,也就是众妖怪的首领,妖怪之间要是起了口角或争执,都会找他主持公道。传说真面目是章鱼,貌似老人,特征是秃瓢,穿高档有品味的和服。在忙碌的傍晚,会悄然无息地潜入人的家中,还悠闲地品着茶,像是在自己家一样。主人看到后,也会情不自禁地认为“他才是我们家的主人啊”,不但不会将其赶出,还会热情招待。
懂得利用人心弱点的滑瓢,是生性狡诈的妖怪。奇妙的是,他并不会加害于人,也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只会趁大伙儿忙成一团的时候出现,众人也就无暇看清他的模样。
杀戮都市0中的滑瓢,“身手不凡”。
猫又
(ネコマタ,罗马音:Nekomata),俗称为猫妖、猫股。在日本神话中是一种有着九条尾巴的黑猫形象,耳朵大而尖,牙齿为双面锯齿型的妖怪,是猫妖的一种,据说有九条尾巴,能直立行走。
真正形象的猫又
猫妖的一种,据说有两条尾巴,能直立行走。最早出现在《日本灵异记》的说话,描述一只猫死後产下的胎儿竟然变成人的故事。猫妖是上了年纪的老猫,通常以老太婆的形象显现,身体大约是人类体型的一倍,大只的猫妖甚至可以长得像小牛一般大小,尾巴在末端分叉为二,汉字写成「猫股」或「猫又」,意即「猫妖」或「猫怪」。所以,为了防止老猫变成猫妖,便把仔猫的尾端切掉,只留下短短的根部,这样一来,就不怕到时候猫尾巴分岔,变成猫妖在家中作祟了。
具有可怕魔力的猫妖,在吃早饭之前,会以人声说话,有时再将人吃掉後,转化成此人的肉体伺机寻找下一个猎物。通常猫妖只攻击它怨恨的人,但是如果遇到性情更凶狠、手段更残暴的猫精,只要一看到人,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加以伤害,传说中也有善良的猫妖,常变成少女模样以亲近人类,当然性格是很温顺的,平日喜欢吃鱼,身体轻盈,喜欢依靠人类,但是常被人伤害。猫、狸和狐都是日本传说中有着非凡能力的动物。
又有传说猫又是猫妖中及其强大的,如果一只猫妖想要成为猫又,需要将自己的主人杀掉并将头部带回去与族中的猫又长老分食。
座敷童子
(ざしきわらし zashikiwarashi)主要指岩手县的传说中的一种精灵,是住在家宅和仓库里的神。
日本的妖精。它会以小孩子的姿态附在家中,传说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会繁盛。如果在一起玩耍的伙伴中,你看到的明明都是熟悉的面孔,却总感觉比最开始时多出一人,这时候多半就是他搞的鬼。座敷童子是个只能被小孩子看到身形的很老实的妖怪。也因为如此,常常有一些自私的家庭会请法力高深的法师,以结界困住他们,控制他们的自由。
它会以小孩子的姿态附在家中,传说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会繁盛。如果在一起玩耍的伙伴中,你看到的明明都是熟悉的面孔,却总感觉比最开始时要多出一人,这时候多半就是它搞的鬼。座敷童子是个只能被小孩子看到身形的很老实的妖怪。
在座敷童子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日本东北地区,人们甚至还为童子们修建了很多“住所”(现在可成了当地名胜啦!)。虽说是“只能被小孩子看到”,可现在的孩子有不少事要做,看起来比大人还要忙,这种时代的小孩子真的还能看到座敷童子么?如果他们已经看不见了,那么座敷童子要和谁玩儿好呢?婴儿时期,小孩子们总是会目不转睛地盯着某个空无一物的地方呢喃或傻笑,说不定那里就有个座敷童子吧。如果将能否看到座敷童子,作为区分大人和孩子的方法,那比起从前,人们可是越来越急、越来越早地结束童年,变成大人了呢。80年的人生中,能被叫做“孩子”的时代也不过短短的几年而已,想一想总觉得有些悲伤。话虽这么说,可像我这种感觉迟钝的人,不仅近在眼前也无法看到它,不留意的时候踢到或坐到它上面也有可能。可是,虽然看不到,确实是在心里想着“会不会在这儿呢?”的大人也还是有的,所以座敷童子,要打起精神来啊!
这个稍稍有些日本风格的妖精,会以小孩子的姿态附在家中,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会繁盛。在一起玩耍的伙伴中,你看到的明明都是熟悉的面孔,却总感觉比最开始时多出一人,这便是座敷童子搞的鬼了。也因为如此,常常有一些自私的家庭会请法力高深的法师,以结界困住他们,控制他们的自由。
游戏中的座敷童子
现代影像游戏中经常出场,但实际上,座敷童子的诞生是一个悲剧……
青行灯
(あおあんどん aoandon)出自《百鬼夜行》,最早的传说是在日本江户时期,据说外貌不一,可是都是非常可怕的鬼怪,他本来不是人,而是地狱的小鬼,常常在冥界门口徘徊,会变成我们熟悉的人的样子教唆人们玩一种叫百鬼灯的游戏,百鬼灯:就是点100只白蜡烛,然后大家依次讲一个自己经历过的诡异而且恐怖的事情,每讲完一件就吹灭一只蜡烛,而第100个故事都是由主持的人讲,当最后的蜡烛熄灭时,所有参与游戏的人都将被带到地狱,把人拉入鬼门,所以在日本被称为比较危险的妖怪,日本认为鬼是神的分支,所以把好多东西说成妖怪。
具体说,它不是妖怪,而是更像《十日谈》之类的讲故事的行为:日本的怪谈也多半发生在夏夜。日本传统戏剧歌舞伎的故事里,有许多都是源自怪谈的传说,在江户时代(相当于西元一六〇三年至一八六七年)还有一种叫做「百物语」的游戏,就是半夜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点起许多蜡烛,大家轮流说鬼故事,感受恐怖的气氛。据说,当第一百根蜡烛熄灭时,真正的鬼就会出现……所以往往说故事的人会心里有个警惕,轮到自己说故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变成最后一个,因为不知道说完第一百个故事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每次说到第九十九个,就会立即打住,没有人敢再继续说下去,这是一种集体召唤鬼魂的仪式。
至于百鬼夜行,那就是下一段故事了。
下期预告:
猜猜看?
如果你有如何感兴趣的内容欢迎评论,或者私信我们。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异学会。
异学会 带你了解历史背后的神秘知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