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习水】央视直播《四渡赤水出奇兵》背后的故事
【旅居习水】央视直播《四渡赤水出奇兵》背后的故事
央视直播《四渡赤水出奇兵》背后的故事
7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央媒体记者“再走长征路”央视直播团队来到习水县土城古镇,以《四渡赤水出奇兵》为题,对毛主席平生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战役,进行了近9分钟的直播报道,报道中还讲述了当年红军和百姓鱼水情深的故事。
成功的直播报道背后,有着你所不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分享。
为什么选择在四渡赤水纪念馆直播
中央电视台贵州站记者陈春晓告诉我们,央视《新长征 再出发》在贵州的专题直播,有“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3个点。直播之前,我们已经到土城踩过几次点,最开始计划是在土城一渡渡口进行直播,后来发现在渡口直播的承载力稍弱一点,最终我们团队决定,使用航拍渡口画面与四渡赤水纪念馆直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展现。选择在四渡赤水纪念馆直播,主要原因是四渡赤水纪念馆展陈内容丰富完整,展陈中有许多军民鱼水的感人故事,我们想通过镜头,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当年红军在四渡赤水期间的故事。
土城,我已经来过很多次了,对土城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只要来到赤水河畔的土城,就能感受到当年红军的智慧和团结力量,正如我在直播中所说,因为红军有了这份坚定的信念和信仰,所以能把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全部变成可能。这种精神也影响着我们这个直播团队,让我们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这次直播任务。
直播团队人数知多少
直播团队合影
陈春晓告诉我们,央视来土城直播的团队一共7个人,包括主持人、导播、摄像、后勤、驾驶员,每个人的工作缺一不可。团队人少,我们必须相互协作,大家都要参与到直播工作中。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团队和别的团队不一样的地方,所有的人都齐心协力的向一个方向努力,正好与长征精神相契合,因为长征也是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我们直播也是需要每一个工种的每一位同事全力以赴的参与其中,这场直播能够顺利完成,我们都非常开心。通过我们今天的直播报道,希望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四渡赤水,记住红军精神,从长征精神中找到前进的动力,我们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直播在即,卫星定位连接不上
这次直播报道,是通过把在土城拍摄的实时画面上传卫星系统,实现与央视演播室连接。昨天上午10时许,直播在即,突然卫星定位连接不上,现场气氛仿佛就要凝固。陈春晓说,当时我们非常着急,也很担心,如果连接不上,这几天大家的辛苦准备全都废了,再说,直播预留的时间也不会等我们,我们导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团队里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大家默默的努力着、测试着。经过努力,终于连接上,我觉得是红军精神指引我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了这次直播。
现场技术负责人刘昌德告诉我们,前两天我们的设备测试都很不错,只是今天的云层太厚,导致设备连接不上。虽然每次直播前,我们都会做作很多准备,作很多的预案,今天这种突发事件,我们偶尔也会遇到。面对今天这样的突发事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沉着应对。通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化险为夷,取得成功。
直播团队称赞直播效果
直播过程虽然时间短,但直播团队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比如资料准备、电力保障、设备调试等许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导致直播失利。直播使用的卫星系统是独立电源,如果意外断电,前期准备就白费了。要做到万无一失,直播前请了供电部门现场作预案,配合直播,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担任土城直播报道的主摄影师王皓宇告诉我们,要顺利完成直播的摄像工作,需要记者和采访对象的配合。我们会按照现场记者的解说内容,跟随记者拍摄直播画面,所以记者走的路线设计,主持人走的速度,每个点讲的内容,直播内容的连贯性,这些地方我们都要考虑到,并且控制好。因为直播中每一个画面都十分珍贵,每一句话,每一个画面都要规划,这样才能保证按时讲清楚要展示的内容。今天的直播报道中,各方面配合都很好,直播效果令人满意。
刘昌德告诉我们,今天除了卫星定位连接的问题,其他工作都十分顺利,这得益于各个单位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保障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这是保证我们直播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今天直播现场的不管是主持人、采访对象、摄影师都完美的配合,效果我个人觉得很好,很满意。
来源:四渡赤水纪念馆
文图:曹行燕
旅居习水
习水县文体旅游局官方微公号【xishui518】:推送旅游资讯,人文历史 ,同城活动,吃喝玩乐 ,景区景点,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习水最接地气、看美景、尝美食、重服务的文体旅游官方平台,值得关注和推荐!
-22605190
投稿邮箱:1974230558@qq.com,或者您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您都可以发邮件或在后台留言给小编,有您的加入,我们更精彩,期待您的加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