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鸹岭的故事:听得懂鸟语,还能和鸟交流?真相原来是这样
老鸹岭的故事:听得懂鸟语,还能和鸟交流?真相原来是这样
知识链接:老鸹,lǎo guā,在一些北方方言里,读作lǎo wā,乌鸦的俗称。
古时候,村中有个叫公治长的人,他会用口哨吹奏优雅的歌曲,学习各种鸟鸣的高音。没事时就到老鸹山听鸟鸦、黄鹂叽叽喳喳地“对话”,为鸟儿们唱乐曲。
时间一长,每当他吹唱的时候,鸟儿们都站在校头或草地上聆听、跳跃,有时鸟儿也发出悦耳动听的叫声回应。渐渐地,公冶长可用乌语与乌儿们交流。
老鸹
一次,鸟儿喳喳地喊公治长到老鸹山后沟去看盛开的酵木芽花(野月季)。公治长半信半疑地去看,果然发现遍野鲜花盛开。
还有一次,鸟儿们对公治长说老鸹山西沟城上的野桃熟了,催促他去摘食,果真又一次应验。
野月季
一天清晨,一只乌鸦对公治长说“公治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你吃肉,我吃肠,老鸹山上咱常见。”
公治长点头应允,急忙跑到南山顶去看,真有一只咽气的大肥羊,还有温度。公冶长把羊背回家后剥皮炖肉吃了好几天,用羊皮留着做了皮袄,把羊肠找块空地埋了。
老鸹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清晨,乌鸦又对公冶长说“公治长、公治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你吃肉,我吃肠,老鸹山上咱常见。”
公冶长喜上眉梢,快步疾跑来到南山顶,老远看见围着一群人,便大声喊道“谁也不准动,是我的!”跑到跟前拨开人群,伸手就要去拿,定晴一看是一具死尸。
这时过来两个衙役,给公冶长戴上枷锁,押到了即墨县街。知县间道“公治长,你为什么杀人?”
“大老爷,乌鸦告诉我,让我到南山顶上背羊。”
“一派胡言!来人!先打三十大板,看你还嘴硬!”
“大老爷开恩呐,我讲的都是事实,我听得懂鸟语,还能和鸟交流。”
看公冶长言辞悬切,知县略显狐疑,倒也想看个究竟,就命人把县衙前屋檐上的五只雏燕取下放在一个盒子里,锁在后堂的抽屉里,然后把公冶长的眼睛蒙上。
这时母燕觅食归来,在大堂和后堂绕了数圈,喳喳叫着。知县就问公冶长母燕说了什么。
老鸹
“母燕说知县、知县,你我无冤无仇,为何把我的5个孩子锁在后堂抽屉里?快快还我的孩子。”县官非常惊讶,又请城东古董店的张掌柜提来鹦鹉,城南的王举人托来猎鹰,对公冶长说“既然如此,你且问鹦鹉由何处购买,花了多少银两。猎鹰今年春捕到了多少野味。”
公冶长便与鹦鹉、猎鹰互语了一番,说“回县老爷的话,鹦鹉由济南府购买,交付了一百两银子,猎鹰今年春在崂山的华楼山捕到了三只野鸡。”
张、王二人点头,示意公冶长所言不假,知县三次对质均未有差错,说:“公冶长,你可有什么隐情未讲?”
公治长于是把去年春鸟鸦告知他去南山上背肥羊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知县。
知县说:“这是你的不对,你俩有约,怎么能见利忘义,言而无信?不讲信义,因小失大,引来了这场风波。你回去吧,好好做人,善待鸟儿们。”
如今崂山区老鸹岭的地理位置图
此案告破后,某次知县与师爷和衙役闲聊,提起老鸹山的乌鸦,说既然它们这么有灵性,就把老鸹山叫做“老鸹灵山”吧。
由此代代相传,年代久远,村民把“老鸹灵” 异化成“老鸹岭”。
南张社区居民王胜元口述(内容源自《南张村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