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之谜
“夜郎”之谜
公元前28年—25年,夜郎国最后一个国王“兴”举兵与周边诸侯发生战争,汉朝官员派使者劝说,但夜郎王并不买账,还杀了使者,于是汉朝发兵灭了夜郎,夜郎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夜郎国也因“夜郎自大”这一成语而家喻户晓。
由于它的鼎鼎大名,现在许多地方争着说自己是夜郎国旧址所在,更使得这一问题迷雾重重。
首先是“贵州说”持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夜郎国无可置疑的是在贵州境内。《后汉书》中记录了夜郎国的产生:“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月逐水,有三节大竹流入人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古夜郎民族以竹为图腾,而贵州多竹,今境内的仡佬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奉竹为神灵的习俗,不少地方还建有“竹王祠”。
贵州省会贵阳简称“筑”,也是“竹”演变而来。从考古发掘来看,贵州也有众多证据。新中国成立后,在贵州境内不断有夜郎国文物被发现,考古工作者9次在赫章可发掘的200多座民族墓葬中的出土文物,足以支撑那里曾是夜郎人居住中心区域之一的论断。
其次是“湖南说”,他们认为,史书中记载的夜郎文化均带有浓厚的楚文化气息,其国都应在楚地,并提出怀化西部属古夜郎发源地,而新晃县就是夜郎国的核心区域。
持“湖南说”的人认为,他们的观点并不否认夜郎国也包含有贵州的一部分,不过夜郎国的核心和起源是在湖南湘西,那里现在的民风同样有夜郎国的影子。
还有人认为夜郎国的中心在四川,在云南。所以、万能的读友,夜郎国到底在哪里呢?欢迎留言探讨。
评论惠己,转发泽人。
这里是大国记忆,感谢您的关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