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去的黑虎泉,你知道它名字的来源吗?
天天都去的黑虎泉,你知道它名字的来源吗?
泉水穿过岩壁,向外溢出,形成瀑布,在水池中激起层层雪白的水花,尤其是在夜色朦胧中,远处闻听那水流喷出的声响,犹如虎啸,黑虎泉由此而得名。
明朝学者刘敕曾对黑虎泉有过绘声绘色地描述:“泉溢而出,轰轰下泻,澎湃万状,飘者若雪,断者若雾,缀者若流,挂者若帘,泻为圆池,名曰太极。池中屹然一巨石,水石相击,珠迸玉碎,潆洄作态,其声如昆阳巨鹿之战,万人呜鼓击缶相应,以浮白酬之,坐十丈外,泉濛濛洒,人不寒而栗。”
明代诗人晏壁有首《黑虎泉》的诗作:“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
从刘敕的描述和晏壁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知道,黑虎泉得名是因其“声”,而不是因其“形”,至于黑虎泉得名于哪个年代,时下已无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黑虎泉得名在先,元代的《名泉碑》中就有它的大名。
关于黑虎泉的得名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黑虎泉因黑虎庙而得名。
清乾隆年间的《历城县志》载,黑虎泉是因“崖上有黑虎庙而得名。”任宝祯先生和管萍女士所著的《济南名泉》,在介绍黑虎泉时写道:清乾隆年间,时任户部主事郎中充军机章京的管世铭,因公来到济南。他在游览了黑虎泉泉群之后,写下了《城南诸泉记》。
在这篇短文中,他对当时的黑虎泉景况作了如下记述“忽闻水声淙然,则有巨石壁立,废寺临其上,构石为阁道,下有深潭。潭中水涌出甚猛,乱石环之。水四面迸落,声益吼,是为黑虎泉。久立之,觉有阴森之气;水饮之,多瘿云。”管文中所说的废寺是指黑虎寺,位于黑虎泉洞穴上方,建于明嘉靖年间,庙内供奉的是赵公明。赵公明后来被民间演绎成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骑黑虎的武“财神”,主管“迎祥纳福”,世人欲求发财,就去黑虎庙祭祀。
黑虎泉的来源是不是很有趣呢?
下次带着它的故事来欣赏黑虎泉也许会有另外的心情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