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来了!华为30岁以下员工仅28%,35岁并非职场天花板!
报告出来了!华为30岁以下员工仅28%,35岁并非职场天花板!
华为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华为拥有近20万名员工,这些员工分布在全球各地,为三十多亿人口提供着多样化的服务,其业务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研发和开发人员数量近10.7万,占据了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凸显了华为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
然而,其中30岁以下员工仅占28%的数据,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大众对华为年轻员工占比较高的固有认知,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相关报道
华为员工年龄结构现状与成因
回到2017-2018年,那是华为消费者业务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阶段,消费者业务的强势发力,如同强劲的引擎,推动着华为总员工人数迎来了一轮快速的爆发式增长。
短短十年间,员工总数增长了近11万人,持股员工人数也随之攀升至近10万人。
2007-2018年华为员工总数及持股员工人数
然而,2018年之后,外部环境风云变幻,华为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此同时,华为的招聘策略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原则上停止了社会招聘,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优秀的应届毕业生。
并且企业内部的人员架构和流动也主要以内部调配为主。这样的调整使得近五年华为的员工总数大体稳定在19-20万人左右。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曾经二十多岁的年轻员工,如今也逐渐步入了三十多岁的行列,再加上华为招聘门槛的提高,通过“百万年薪天才计划”吸引的人才多为高学历者,国内硕士毕业时已25岁,博士毕业将近30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华为整体员工年龄结构的变化。
工程师年龄结构变化的意义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工程师年龄结构的变大并非是一件坏事,反而可能是企业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一个健康的行业和企业,应当从单纯依赖年轻员工的活力与快速学习能力,逐渐转变为重视员工的经验积累。
过去,互联网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带来了赢者通吃的模式,平台和系统架构频繁地来回切换,这就要求工程师们具备快速学习和应对调整的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年龄偏大的员工确实相对处于劣势。
但近年来,市场对互联网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
此时阶梯型、稳定且具有长期规划的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成为了更为合理的人力管理方向。
事实上,在实际的工作中,真正具备强大研发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在那些高单价、专业性强、具有高估值的领域,时间和项目经验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
成本思维的培养、项目管理的经验以及方案统筹的能力,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获得。
此外,华为过去较为狼性的企业文化,虽然在企业发展的特定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家庭问题。
有一种说法是:华为员工高收入的背后,是全家人的默默付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情况。
工作固然重要,但它绝不是生活的全部,高收入是否能够弥补对子女和家庭陪伴的缺失,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或许华为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家庭与工作平衡的重要性,认识到加班时长、短期绩效以及员工年龄,都不应该成为束缚员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制定合理的员工职业规划,让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兼顾家庭,这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华为创新与激励机制的挑战和方向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创新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评判,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员工的年龄结构这一单一维度。真正重要的是员工是否拥有年轻的心态和敢于拼搏的勇气。
在这方面,探索新的激励方式成为了华为当前的重中之重。华为的员工持股模式,是企业激励机制的一个经典案例。
从早期的员工内部购股,到后来的虚拟股权以及TOP奖金制度,这些激励措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华为的业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过去在交换机、手机业务领域的追赶者角色,到如今在系统生态、人工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成为独创者,华为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的激励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新的业务和创新活动,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新战略激励措施。
企业需要让老员工能够心甘情愿地为新员工提供支持和帮助,为年轻人提供更具吸引力、更明确的开创性奖励,并将这些奖励机制形成完善的制度。同时,在招聘和激励人才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高薪来吸引人才,更要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执行力。
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执行力和行动力比天赋更加重要。
此外,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华为的汽车业务为例,该业务目前面临着发展节奏较慢、造车理念不够突出、技术应用较为保守等问题,新的融资模式和激励方式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总之,年轻人的勇敢无畏和拼搏精神值得肯定,老工程师的丰富经验同样不可或缺。
一家优秀的企业,需要制定合理且稳定的员工职业规划战略,摒弃过去过度牺牲年轻人的发展模式。
营造合理的工作氛围,建立鼓励创新的制度,关注员工的终身成长,这些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华为需要在员工年龄结构与激励机制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和市场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同时,华为的经验也为其他企业在人才管理和战略规划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促使企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打造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体系,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华为##财经##就业#
文本内容源自@白呀白Talk的视频内容
标签: